第七十四章 李贞案(19)-第2/2页





    一切都和张昭华预想的一样,陈瑛这个左都御史降为左通政,再过一段时间,以其他名义贬斥出去做个地方官,一步步远离中枢,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马麟、丁珏两个远比陈瑛没有下线,他们继承的是陈瑛经营地有如铁桶一般的都察院,而都察院面对着两个上书将陈瑛赶出去的人,会是合作还是不合作,张昭华拭目以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继承陈瑛的事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群臣的情绪早已经被陈瑛逼到了一个临界点,这二人继承的是百官积蓄已久的怨愤,陈瑛全身而退,矛盾就成功转移到了这二人身上。

    然而王度却告诉她,皇帝对此案存疑,因为对李贞并没有发落。

    “皇上想知道陈瑛为什么会咬出纪纲来。”王度道:“陈瑛没有这个必要,他什么都不说,其实最能全身而退。”

    张昭华的手不由得一颤。

    陈瑛为什么指认纪纲,纪纲是怎么牵涉进这案子里的,自然都是张昭华的手笔。谢川的手下——他找的也是江湖人士,从陈瑛那里得到了公文,打开了监牢,告诉李贞,他这个案子皇上是必定要保陈瑛的,陈瑛若是无罪,他就要完蛋,想留个全尸都不可能,而且极可能祸及家人,给了他一条道路选择,那就是指认纪纲……

    指认纪纲,这可是一般人不敢做也没有能力做的事情,然而却有很大的几率成功。因为纪纲往日的名声太臭,让人对他的话总是难以相信。另一方面则是谁也无法相信,一个文弱书生居然敢冒着激怒纪纲的危险,在公堂之上指认他。

    李贞在这个选择之中,看到的最让他心动的一点是他是第一个敢指证纪纲的人,他的名声将会天下无人不知,人们提到他,自然会以“不畏权贵”、“抗辩不屈”的词汇加在他身上……人的名,树的影……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相比于以受贿的罪行而死,他自然是知道怎么选择的。

    陈瑛也必须要撑到最后,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终结了政治生命,只有这样才能逃过高炽的怒火,也成为皇帝缓和各方情绪的牺牲品。

    “这个案子要做成铁案,”王度道:“但凡一点尾巴,在将来都可能是祸患。”

    王度劝她将李贞并陈瑛一并解决掉,将来不论是皇帝还是纪纲,都没有办法再进行查证——李贞,张昭华是同意除掉的,因为这本就是她计划的一环,只有李贞的死亡,纪纲才彻底地在皇帝的心里,与本案挂上了钩。而陈瑛,张昭华并不想让他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