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招工条款-第2/2页





    军区后勤部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大难题,但是大环境是这样的,他们就是在用力,也就是多那个几个工作机会,很多农村军嫂照样只能待在家里带孩子。

    去年沈云芳的农场临时雇人干活找军区里的军嫂,后勤部就非常的支持,不管怎么说,都是个挣钱的机会,多少的这些军嫂能凭着劳动挣点,不是也能缓解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吗。

    现在沈云芳又拿着招工条例来找他,告诉他这是个长期工,只要干好了,以后就能跟正经职工一样,一年上十二个月的班,挣十二个月的钱。而且看着招工的条件,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只要会干活,听话就能行。这可真是为农村军嫂量身定做的工作啊。

    首长同志努力的保持面部表情镇定,“你在通勤费这里标注了一个三角号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通勤费主要是我们加工厂针对城里的员工设定的,毕竟他们每天往返来回的,比较费劲,大多数人都得做公交车,这是给他们的一点补贴。不过,咱们军区离我那里不是很远,应该不涉及到通勤费这一说,所以咱们军区招的工人可能就没有这部分钱了。”沈云芳解释道。

    “那怎么行?”首长同志当即就不干了,凭啥一样都是招工,城里的人就能在每月三十块工资的基础上,还能拿五块钱的通勤费,自己这里的军嫂就没有,这绝对不公平。“小沈啊,你也是咱们军区的军嫂,怎么能这么厚此薄彼呢,同样是工人,一样要遵守你们工厂的国章制度,到最后待遇却不一样,这可说不过去。”

    “哈哈,首长您别着急,听我给你解释。”沈云芳安抚了要炸毛的首长同志,然后跟他说明了公交车的路线问题。

    现在通往军区这边的公交车只有一趟,而且终点站就在军区门口,根本就不到农场这边。从城里招的工人,就是考虑到从市里到军区这边的费用才给报的通勤费,军嫂们根本就没有公家车做,报什么通勤费啊。

    “当然,要是什么时候公交车通到我们农场了,那就所有工人都一样了,我们都给报销通勤费。”沈云芳最后留下这么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