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溪镇 41-第2/3页





    “要是朝中那些大臣们这么说,我也不会强求。”

    看着你长大的,你都自称朕了。

    皇甫遥不再推脱,而是只好低首倾听。

    “父皇跟我说:他从小河旁走过,看见一块美丽的石头。”

    “他沿着小河,希望找到更大的石头。”

    “小河从他身旁流过,带走了春花秋月。”

    “他走到小河尽头,看见漫漫黄沙一片。”

    “旌旗昭昭,北风涛涛,战马萧萧。”

    念罢,朱允炆整理好祭服,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

    “大哥哎........”

    皇甫遥苍老般的叹息声回荡在烛光闪烁的大殿之中。

    “二伯父.....可是明白了些什么?”

    大哥哎........你活了一辈子......成了皇上,却还是担惊受怕的死了.....

    老六哎.......你怎么能让一名帝王,怕你怕到死啊.......你知不知啊.....

    “倒是大哥粗俗了一辈子....到头来才觉得还有几分文采.....”

    皇甫遥轻声说道。

    “........”

    朱允炆食指轻扣着茶杯,他眯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

    “父皇本就文采斐然,没想到,二伯父与父皇兄弟这么多年,居然也不知道。”

    “.......”

    也不知道吗。

    “臣.....惶恐。”

    “别!朕就是这么一说,玩笑话罢了。”

    “其实朕刚刚登基,还需要二伯父帮朕维持朝中稳定才是啊。”

    “今日找伯父前来,主要是想将昭狱之权归还于锦衣卫衙门。”

    “这.......”

    “皇甫遥谢过陛下.......”

    你要是拒绝了,你就贪得无厌,你就好像老六一样,只不过,不是漫漫黄沙一片,而是飞鱼绣春,大明为王。

    “伯父年老,还是先行回去歇息吧。”

    “朕还需伯父为朕掌控朝野呢。”

    “臣.....谢陛下。”

    抬头便走,却看见一只官靴藏于偏殿屏风之后。

    身形臃肿,双臂似竹竿一般,却是干瘦之人藏于宽大官袍之间。

    这时,皇甫遥才知道那一声“也”指的是谁。

    大哥哎!你的儿子比你强!

    不知是哭是笑,都为鸦雀无声,大步向前,身影凌乱于烛光灯火之间。

    昔日胡不归,坐于剑阁栈道之上。

    饮一壶酒,登一座山。

    却说,蜀中十万大山,一辈子都登不完。

    皇甫遥望着金銮殿外暗沉的天空,一步一步走在朱红宫墙之间,方知胡不归当日之语。

    十万大山,一辈子都登不完。

    而他面前一座山,他连登都不敢登。

    ——————————————————————

    站住!何人?!

    两名巡夜的校尉倏地瞧见灯笼下的一抹人影,惊得顿时就拔出了佩刀。

    “是我。”

    “谁?你是何人?!”

    一名年轻的校尉被这苍老的一嗓子吓得差点连刀都拿不稳。

    “我操.....”

    另一名校尉连忙给了他一拳,然后恭敬的说道:“见过国公爷!”

    “.......见......见过国公爷!”

    “国公爷.....晚上宵禁....不许私自外出......”

    “我找陛下,有急事,你们巡你们的,不用管我。”

    校尉瞅了一眼皇甫遥腰间的绣春刀,使劲眨了眨眼睛,连声道谢,拉着同伴连忙跑远了。

    ——————————————————————————

    “何人呐?”

    两声娇喘,烛光后还映着美丽的身躯,身躯之上只浮着一层薄纱,显得更加妖媚。

    不知是哪位宫女或者嫔妃,又在陛下的寝宫之中春风一度。

    春风一度,良宵千金,千金对于洪厂公来说,还算不得什么钱。

    所以陛下愤怒的吼叫声里,洪留雨将精钢短枪斜握在手中,不管身旁瑟瑟发抖的小内监们,

    他像草原呼麦里独立于暴风雨中的将军,而不是热衷于钱财权力的大太监。

    换汤不换药,他到底还是个窥探权力的大太监。

    “陛下,是臣。”

    洪留雨说着,将精钢短枪放在一旁,将手底下提着的刺客尸体扔到台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