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茅坑里打灯笼



    第3八2章茅坑里打灯笼

    张泰安心里那个气啊!

    可再气也得忍着,不能这会儿表现出来。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官。这女人就是民,而且还是个村姑。跟她一般见识有**份,不划算。

    冯昊阳看他吃瘪的样子、忍不住想笑,轻咳几声缓解,然后从他手里把纸接过来,揣进了袖口。看着佟雪莹,眨了下眼睛,又说:

    “佟娘子,这玉米直接就这么吃吗?”

    他是吃过玉米的,不过那会儿是嫩玉米,直接那么煮。既然说是粮食,总要知道该怎么吃才是。这样回去,也好些奏折,上交朝廷。

    佟雪莹扭头看着杨大川,指着一袋子玉米说:

    “拿去王庄子的磨坊,让他们粗磨两遍,然后再另外拿一些粗磨四遍,剩下的直接磨成面。找俩人陪你去,这么多你自己拿不过来。”

    冯昊阳听了,扭头冲两名衙役摆摆手,示意他们跟着去。两个衙役很懂事,每人扛起一袋子玉米,跟着杨大川走了。佟雪莹看着冯昊阳骑来的马儿,指着李师爷,说:

    “麻烦您一下,地里有玉米杆子,拿来一些吧。”

    “啊?啊!”李师爷先是有些惊讶,随后无奈的应下,转身去地里拿玉米杆子。

    张泰安瞅着佟雪莹,笑眯眯的走上前,说:“呃……这位佟娘子啊,您能不能跟我说说,您是怎么得的这玉米,又是怎么知道能种的啊。”

    从“你”到“您”,从“下官”到“我”。

    不得不说,这个张泰安还是知道审时度势的。佟雪莹虽然不愿意理他,可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这么说话,她总不能驳了面子。侧身行礼一下,客气的说:

    “大人客气了,小妇人怎好担您一句‘您’。”

    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典型的佟雪莹风格。看着张泰安摆手欲说话的样子,随后又开口说道:“也不是什么秘密,这玉米是王爷给的。至于怎么知道能种,庄稼院人嘛,对粮食都有种敏锐。”

    “放在盆里几天,发现能生出芽子,就大胆的种地里了。玉米去年就已经种了,不过因为种子太少,所以那会儿王爷吩咐不要声张,我们也就听命行事。”

    张泰安听她这么说,缓缓地点点头,什么话都没有说。冯昊阳心里明白,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帮他解释呢。解释为何去年知情不报。

    其实不解释也无所谓,这个张泰安……他不放在眼里。只不过碍于级别,通知一下罢了。不通知也无妨,反正有宁亲王罩着。

    李师爷抱着玉米杆子回来了,佟雪莹直接把那还有水分的玉米杆子扔在马儿的跟前。只见那马儿,低头闻了闻,随后开始吃了起来。

    佟雪莹看着冯昊阳,指着那玉米杆子说:“这玉米杆子的根部很甜,有点像农家种的甜杆似的。所以用来做马儿的口粮,应该也是可以的。”

    “嗯,瞅着就已经知道了。”冯昊阳点头,没有任何异议。

    刘金波看着马儿吃东西的样子,砸了下舌,说:“这玉米真是好东西啊。结的玉米粒儿能吃,玉米杆子能喂畜生,玉米芯子又能烧火,宝贝啊!”

    二人听到这话,赞同的点点头。三个人,完全把张泰安拍排外。看得出来,他很不爽,不过却也无可奈何。冯昊阳这边是圣上钦点,他除了给几个小鞋穿,不能奈他如何。

    至于佟雪莹……他就更不可能说什么了。从她说话、办事儿、再到这一列的举动,都在说明她不是普通的村妇。

    如果他还敢去招惹,那就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屎!

    红霞拎着绿豆汤过来,佟雪莹见差不多了,伸手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冯大人、张大人,这边请。中午就在寒舍吃顿便饭,正好也尝尝这玉米做出来的馒头,是个什么味道。”

    “好。”冯昊阳点头。张泰安虽然心里膈应,不过却也跟着点头。

    佟雪莹是故意的,故意先说冯昊阳、后说张泰安。既然你这么在乎身份,那她就偏偏在这上面做文章,气气你。果然啊,这个张泰安不愿意了。

    心里很爽,小妮子优哉游哉的往回走。午时正,空地那边歇工。有贪工不走的,家里给送饭过来。这东西,无非就是在于你。饿了想吃饭回家吃,吃完再回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