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太子登基



    康熙四十八年, 十月二十二日,早上, 京师迎来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等地修缮事宜因大雪到来而暂停。窝在房里猫冬的后宫诸人忍不住猜测什么时候移宫, 石舜华也在问太子:“赶明儿妾身搬去坤宁宫吗?”

    “坤宁宫如今不太适合住人。”太子剥开一个阿月浑子递给石舜华, “汗阿玛的女人有好几十位, 西边的几座宫殿住不下, 孤打算西六宫也划给汗阿玛。

    “你住在景仁宫。后面的承乾宫、永和宫、钟粹宫和景阳宫就留给她们四个。”说话间往西厢房看一眼,“孤的弟弟和妹妹无需移宫。”

    石舜华:“前天四弟妹过来说四弟跟她说过,西边几处宫殿开春就能完工。爷, 育婴堂的事先等等吧。”

    “孤可以等, 育婴堂的孩子们等不了。”太子提醒她。

    石舜华:“妾身也是当娘的, 心也是R长的,可是这么个档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日您搬去乾清宫, 把他们千刀万剐, 汗阿玛也不好说什么。”

    太子长叹一口气:“孤先让施世纶过去看看,希望汗阿玛不要让孤等太久。”

    康熙四十八年, 十一月初八, 天气极好,人在室外有种回到春天的感觉,而就在这一天, 康熙册封诸皇子——封大皇子胤禔直亲王, 三皇子胤祉诚亲王, 四皇子胤禛雍郡王、五皇子胤祺恒郡王、七皇子胤祐淳郡王、八皇子胤禩廉郡王、九皇子到十四皇子皆为贝勒。

    四贝勒胤禛如今乃内务府总管, 多年来也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立下的功劳并不比三皇子胤祉少,胤禛又是佟皇后的养子,按理说三皇子是亲王,他也应该是亲王。

    满朝文武实在想不明白,康熙此次大封为何只封大儿子和三儿子。难不成留着太子继位后册封?

    康熙太清楚太子有多么不喜胤禔和胤祉,正是怕太子到时候故意压着他俩,才先一步封亲王。

    胤禛和太子关系好,康熙就算不封胤禛郡王,太子也不会亏待他。老五胤祺虽说和东宫关系一般般,但他亲弟弟十一皇子跟东宫走得近,看在十一的面子上,太子也不乐意赏他一亲王。其他儿子没什么好担心的,便留给太子由他日后施恩。

    太子看到康熙的这番动作,本以为年后康熙便会退位,岂料他没这个打算。太子简直不知道该说他爹什么好。

    五十年三月初八,康熙五十七岁生时,因不是整寿,康熙这人过过苦日子,知道银钱来之不易,百姓不易,跟历史上其他皇帝相比很是节俭,便没大C大办。只是晚上把太子和几个嫡孙叫过去陪他用饭。

    亥时左右,弘晏和弘曜去了南三所,弘晅也回到东宫后院歇息,却独独不见太子回来。石舜华嫁给太子十六载,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本来都睡下了,又起来给自己上妆,到正堂等太子。

    不知何时,听到一声惊呼,石舜华睁开眼,发现天已亮:“阿鼓?”

    “主子,您怎么在这里睡着了?”清晨起床来,阿鼓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正堂的门窗打开透透气,待会儿主子们起来好用早饭。

    石舜华和太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喜欢讨论政务,所以很少命宫人守夜。石舜华也没怪阿鼓如此惊讶,起来揉揉肩膀:“爷回来了?”

    “殿下?”阿鼓下意识问,“殿下不在房里?”

    石舜华道:“门一直开着,油灯也亮大半夜,爷回来一定能看到我,可是没人喊我。使人出去打听打听,到底出什么事了。”

    “奴婢去喊孙河。”阿鼓转身出去却先喊阿阮过来伺候石舜华梳洗。

    昨儿夜里是孙河当值,孙河惦记着太子没回来,便搬张椅子裹着大棉袄守在门边,被阿鼓喊醒,孙河迷迷糊糊问:“殿下昨儿没回来?”话说出口,意识到他说的什么,瞬间惊醒,“我现在就去打听,你快去伺候太子妃。”揉揉眼角就往外跑,直奔乾清宫。

    乾清宫内安安静静,连王以诚也不见踪迹,孙河心里有点不安,直接找当值的侍卫问,太子去哪儿了。

    侍卫不懂孙河为何急的像太子出事了一样,便跟他说太子没事,这会儿正在乾清门上早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