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子妃又生了



    石舜华看着面前的两个太医, 万分头痛:“你们昨儿不是刚给我诊过?我这次怀的是一个。”

    “再看看也没啥?太子妃。”梁九功小心翼翼地看着她说。

    石舜华叹气:“脉枕拿出来。”

    两个太医给石舜华看过,交换个眼神——和昨天一模一样。其中一人便对梁九功说:“太子妃这次的确只怀一个,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

    梁九功一喜:“太子妃, 皇上还在乾清宫等着,奴才这就向皇上禀报。”

    石舜华摆摆手:“去吧, 去吧。”随即, 揉了揉额角, 令阿笙去把阿笛、阿箫和阿筝喊来。待四人过来,石舜华就说:“你们四个打小跟着我, 如今都老大不小了。出宫后——”

    “主子,奴婢不出去。”阿箫突然开口。

    石舜华抬了抬手:“听我说完。阿笙和阿笛的绣活好, 阿筝做饭的手艺比一般的厨子要好,阿箫善管家, 出去后都不愁嫁。又都是我身边的人,凭这一点你们婆家就不敢委屈你们。

    “我叫谢嬷嬷给你们准备一份嫁妆。阿笙和阿笛有父母兄弟, 婚事自有他们做主。阿筝和阿箫有家和没家一样, 出去后去找崔掌柜。以后婆家敢对你们不好,就去庄上找庄头, 他会给你们安排一份差事。”

    “主子……”阿箫话说出来, 眼泪刷刷往下掉。

    石舜华鼻头一酸, 笑道:“别哭。姑娘大了都得嫁人。知道你不舍得走,可我若是把你们留在身边, 后宫那些女人该以为我故意不放你们出去。

    “再说了, 又不是明天就走。太太选的四个替代你们的人, 过几天通过内务府送进来。你们教会她们才能走。”

    “主子,你生下小阿哥,我们再出去。”阿笙道,“我大哥在杭州给我挑一门亲事,我得去杭州。”

    石舜华听她额娘说起过:“阿箫,你也是杭州那边的人,想不想回家看看?”

    “十年前阿箫跟主子到京城,就跟家里断了来往。”阿笙道,“阿箫又离家二十年,跟她爹娘还不如跟守门的晋江亲,回不回去都一样。”

    石舜华看向阿箫:“你如果想回去看一眼,跟着金银楼的车回去。回来的时候跟着杂货店运货的车回来。

    “我叫崔掌柜给你们在城外买一处阔三间的小院,你们四个的连在一块。无论以后回京探亲,还是回京住,都不用住别人家。阿箫,阿筝,你俩如果打算在这边安家,到时候就从你们自己家出嫁。”

    “奴婢也想回家看一眼。”阿筝道,“奴婢先陪阿箫回去,看过之后就去奴婢家,然后再来京城。”

    石舜华:“这样也行。”

    “奴婢跟阿笙想的一样。”阿笛道,“主子出了月子,奴婢再出去。”

    石舜华听到她们心里都是这么想的,笑道:“我答应你们,也不差这几个月。”

    “谢谢主子。”阿箫破涕为笑。

    石舜华道:“别谢我了。按照宫里定的年龄,阿笙去年年底就好出去了。”

    “奴婢出去也是在家吃闲饭。”阿笙笑道,“不如待在宫里多存点嫁妆。”

    石舜华看到四个陪她多年的丫鬟面带笑容,也不由自主地笑了:“是得多存点私房钱。将来生孩子的时候,婆婆不伺候你们,就请几个人伺候。”

    “奴婢请人伺候奴婢?”阿笛睁大眼。

    石舜华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阿笛道,“奴婢一想到以后也可以请人伺候,太,太惊讶了。”

    石舜华道:“去看看你们存多少钱,够不够你们生俩孩子的。”

    “哎,奴婢这就去。”阿笛福了福身,转身就往外走。

    石舜华见状,摇头失笑:“你们也退下,我回房里歇歇。”

    阿笙和阿筝出去,年龄最小的阿箫没动弹,直勾勾盯着石舜华,一脸的不舍。

    石舜华招了招手,把她拉到身边:“阿箫,你们四个只有你是我在街上捡来的,我也最信你。你不想出去,我也不想你出去。可是,咱们阿箫前半辈子已经够苦的了,我不能看着你老无所依。

    “崔掌柜,你很熟。他早年手里有钱就把老家的寡嫂和侄子接到京城。前些年庄子上招工匠,崔掌柜就叫他侄子跟着学。崔掌柜的侄子聪明是聪明,但坐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