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兴有望了-第2/2页





    卢象升没有要留客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距离上一次见皇上,两次相隔了两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里,京城缺少皇上的主持,一定会有很多的事情亟待处理。

    否则,皇上也不会那么着急地赶路,个个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相比于身体上的疲乏,崇祯此时的精神,却是格外的兴奋与愉悦,因为,他这次返回京城,身后可是带着近千万两银子,也就是说,朝廷的财政将会得到大大的缓解,短时间之内,他不用再为钱而发愁。

    看着崇祯离去的身影,卢象升有一些发呆,兴奋莫名之中,又有一些如坠云雾之感,感觉是那么的真实,一直以来,困扰他的难题,北直隶的两大顽疾,土地兼并严重和拖欠的军饷,就这么解决了。

    只言片语间,指点江山,眼前的这位皇帝真得只有十七岁吗?

    处理问题,不可谓不老练,完美的让人咋舌,让人觉得这位年轻皇帝就像一个妖孽,如此难缠的问题,风轻云淡之中,皇上就那么轻松自如的解决了,而且,显得还是那么的尚有余力。

    最为关键的是,这位年轻的皇上登基即位,堪堪也就是只有一年,对于朝廷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这样深刻的认识,并有着相应的处理办法和策略,处理起来,很是得心应手,让人不得不佩服。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皇上的见解很是独到,看问题很是精准,能够抓住事情的主次,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之处。

    作为大名府的知府,距离京师很近,京城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是什么大的变动,他卢象升都能很快的得到第一手消息,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官场上的动向。

    从登基之初的隐忍,蓄积力量,一举拿下魏忠贤朋党,再到后来的一连串举措,改革二十四衙门,免除三饷,使用各种手段赚银子,等等。

    种种迹象都表明,皇上的心里很清楚,如今的百姓生活本就不易,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不然的话,将会失去民心,引起天下的动荡,不稳定。

    从皇上的种种赚钱方式不难发现,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绝不伤害百姓的利益,绝不干那种杀鸡取卵、逼迫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事情。

    脑海里浮现着这些念头,卢象升的那双眸子愈发的漆黑深邃起来,毫无征兆地轻轻点头,嘴里喃喃道:“大明中兴有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