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四面叵测-第2/5页





    尾音一落,足下也不再耽搁,当即缓步朝前。

    王能眉头稍稍一蹙,神色略显复杂,却是片刻之际,他终归是全数按捺下了心绪,缓缓转身朝凤瑶跟来。

    一路下楼,也一路蜿蜒而前,纵是满身随意,头发披散,凤瑶也不曾太过打理,仅是径直朝那勤政殿而去。

    待得抵达勤政殿时,殿外有宫奴眼见她缓步而来,纷纷惊了一下,随即急忙扯声而呼,“长公主驾到。”

    瞬时之中,殿内本是略有议论声的勤政殿,此际也乍然沉寂下来。

    无声无息之中,凤瑶满面清冷,缓步入殿,又或许是满身随意,不曾太过盛装,是以待得缓步往前之际,身上,也落满了从周遭扬来的诧异目光。

    整个过程,凤瑶一言不发,步伐平稳淡定,待坐定在主位上时,才见目光缓缓朝下而扫,分毫不顾群臣诧异起伏的目光,低沉而道:“本宫不过是两日未上朝罢了,怎么,而今诸位大臣如此盯着本宫,是不认识了?”

    嘶哑的嗓音,低沉微挑,然而语气中的威仪之意却是分毫不掩。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顿时垂眸,纷纷摇头。

    凤瑶神色微动,也不愿再与群臣多加计较,只道:“这两日中,大旭上下,可有要事发生?”

    她问得极为直白,清冷威仪。

    待得嗓音落下,她目光便再度在群臣之中扫视,只见年老的刘太傅都已站定在百官之前,而那颜墨白与许儒亦,却是双双缺席。

    许儒亦重病在榻,此际也不知是否身子无恙,是以,许儒亦缺席朝堂,倒也说得过去,而颜墨白那厮……

    思绪至此,凤瑶眉头稍稍一蹙。

    正这时,刘太傅主动上前了一步,恭敬而道:“这两日,大旭之中的确发生了两件要事,只因,这两日长公主大婚,是以微臣等人也不便将此事告知长公主,以免长公主烦心,冲扰大婚喜庆。但如今长公主既是归得朝堂,此际,便也是将那两件事汇报给长公主的时候了。”

    这话,刘太傅说得极为认真,语气之中,也夹杂着几许不曾掩饰的复杂。

    凤瑶微微一怔,面色也稍稍一变,随即并未耽搁,当即开口而问:“不知,这两日之中,大旭究竟发生了何事?”

    刘太傅眉头稍稍一皱,缓缓垂眸下来,低沉而道:“前日之中,便有边关信函送入京都,声称,前些日子边关突然有民众造饭,对边关子民烧杀掠夺,危急关头,三皇子赢易率军突起,平定乱军。如此军功,三皇子本该晋升为将,奈何三皇子不愿受封,只愿,想回宫一趟,探亲。”

    探亲?

    这话入耳,凤瑶瞳孔骤然一缩。

    她倒是未料到,那赢易竟有这等本事,不过是刚刚入关不足一月,竟能率军平得叛乱,如此之人,无疑也是有勇有谋,也幸得那人远在边关,不在这大旭朝堂生事,若是不然,凭那赢易之力,自也有本事搅乱这大旭宫闱的池水。

    只不过,此番赢易立了军功,着实该赏,奈何自行提出回京探亲,而这所谓的探亲,又究竟是重在探望幼帝,还是探望……惠妃?

    思绪至此,心底微微而沉,然而即便如此,凤瑶却不曾在面上表露半许。

    她依旧是端然而坐,纵是不曾凤袍加身,不曾凤冠而戴,但满身之中,也是清冷无方,威仪十足。

    她目光幽远的朝刘太傅望着,并未立即言话。

    则是片刻,那立在一旁的国舅突然上前一步,大义凛然的道:“三皇子立下如此军功,于我刚刚在大盛面前安定下来的大旭来说,无疑是极是有益。是以,三皇子保了大旭边关安危,却又不惜名利,不要官职,仅是想回京来探探亲,如廉明之人,又满身孝道,长公主既是得知了此事,便也该,成全三皇子赤子之心才是。”

    凤瑶神色微动,目光朝国舅望来,清冷低沉而道:“如此说来,国舅是赞同三皇子回京了?”

    国舅毫不掩饰的点头,挺直了身板,“微臣,自是赞同三皇子回京。难不成,三皇子立下如此军功,且不要名利,将只愿回来探探亲,长公主对此都还有意见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