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风声



    近些年来,恐怕日本人还没有像这一次这样狼狈不堪,成为了全球主要媒体的焦点,而且还在一直持续。∈↗,方明远参加葬礼的那一段视频,如今在网上的点击,已经是要千万计了。要不是媒体们都知道,方明远没兴趣在媒体上露面,也不接受采访,这些天里,估计他的办公桌上各种采访请求能够堆成山。

    “合神作书吧也是辽省钢铁集团公司与他们合神作书吧,亏不了你的。”方明远淡淡地道,“打算在青山或龙江省里收购一家钢铁厂,为东北地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宗家如今也是辽省钢铁集团公司的股东之一。

    “你真的有把握打通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入海通道?青山和龙江省有什么地方值得你这样看重?”宗正放下了雪茄正色道。东北三省的交通条件,他心里很清楚,要是不能够有新的出海通道,走渤海的话,除非钢铁厂在渤海沿岸,否则的话进出口货物都是很麻烦的。而且他也有些不理解,华夏的经济核心在沿海地区,东北三省称雄的年代早已过去,虽然说每年统计的经济数据都很光鲜,但是实际在那里呆过的人,都知道它的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否则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东北人背井离乡地南下呢?

    “好地方,能够给辽省钢铁集团公司好政策和足够的重视吗?而且你不觉得,这样做很有挑战性吗?”方明远笑笑道。

    “挑战性?”宗正失声叫道,神色有些怪异地上下打量了方明远半晌后才继续道,“你该不是将这个事情当神作书吧了一个游戏吧?”

    方明远伸出了食指在宗正的面前晃了晃道:“我还没有无聊到那个地步。只不过是人取我让,人弃我取罢了。而且我有信心让它盈利。”东北三省的上规模钢铁厂都在辽省,青山省和龙江省,诺大的两个省份,却没有一家真正成规模的钢铁企业。而且实话说东北三省的基础建设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沿海地区。如果说……如果说未来这里能够成为苏系官员的根据地,他并不介意在这里继续大规模地投资。东北三省的经济下滑。说到底是经济转型没有跟上,而且多年来都扮演着一个人才、资源和技术输出的角色,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真正投入。

    “你是想把秦西省的那一套推广到东北去?”宗正沉吟了片刻后突然道。他觉得只有这个解释才是最合理的,那些富裕的省份,官员们才不会为了政绩而束缚自己的手脚,愿意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去。

    “衙内,你可以这样去想,因为这是你的权利,我无权剥夺,但是我不会承认的。这也是我的权利!”方明远笑道,“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你要是在公众场所公开宣称的话,我们熟归熟,一样会告你诽谤的!”宗正皱了皱眉,他知道自己猜对了!

    方明远也并不在意宗正猜出自己的用意来,其实他也没有刻意地隐瞒,这一点从燕邢省就可以看出来,堂山为什么会获得方家的一连串投资。不就是凌浩中他们已经在逐步地向秦西省的标准靠拢,压缩政府的行政开支,减少**发生的可能,同时加大环保和民生的投入。逐步将权力有序化。这样的话,方家的投资在当地才能够获得最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否则的话,大量的资金都被消耗在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神作书吧用的地方,原本十块钱就能够办的事情。却不得不花上二十元甚至于五六十元才能够办到,这样发展下去,就是一个资金的无底洞。肥了少数人。而这些人又不敢将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只能够沉淀到他人所不知的地方,从国家反**的实例中来看,很多**的官员都存有大量的现金,如果说能够将全国范围内类似情况的现金都汇总起来,将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目,这些资金不能够投入流通,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浪费。长久以往下去,经济自然就会发展后继无力。

    “既然你有信心盈利,我这个小股东也就不说什么了。”宗正道,在商业天赋这一块,他自认就是拍马也追不上方明远。

    “别,你还是有事情要做的,我希望宗家能够在限制国内钢铁企业无序扩张一事上,有更鲜明的态度。衙内,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钢铁产业的夏天已经快要过去了,而接下来,它将面对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电视产业的今天就是它们的明天!”方明远道,“同时,限制他们的无序扩张,也是在保护我们。对了,忘记和你说了,我打算收购南钢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