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闹大了



  首都,博纳公司。

  江流习惯性性的坐在电脑前,奋力拉扯新浪网网页。

  与之前不同。

  今天的新浪网多了一个全新的频道,链接指引为新浪网——影音娱乐——电影宝库。

  点开电影宝库,印入眼帘的是一整排与《卧虎藏龙》有关的新闻。

  让人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最前排几条新闻又与江流息息相关。

  【华夏电影的悲哀——《藏龙卧虎》】——北平晚报

  【2000年的7月,多少电影爱好者张冠李戴错把《藏龙卧虎》当成《卧虎藏龙》】——精品购物指南

  【《藏龙卧虎》无良制作方、发行方、电影院联手坑害全国电影爱好者】——南方报

  【《卧虎藏龙》变《藏龙卧虎》是道德的陷落,还是人性的扭曲】——南方都市报

  【资本家复归,江流与他的《藏龙卧虎》】——南方娱乐

  【遇到毫无廉耻的江流,李安哭了】

  【我们拿什么拯救《卧虎藏龙》】

  【某地工商:经查,某某影院不存在安全隐患】

  【某某公安局:报警人已承认因买错电影票气不过,从而报假警】

  【总局:《藏龙卧虎》手续合法,但衍生出的问题给予了警示】

  【江流,让这个夏天的年轻人变得更火热的导演】

  电脑前的江流傻眼了,他听到的消息和网上的说辞严重不符。

  7月8号《藏龙卧虎》登陆电影院。

  7月9号,江流去了一趟北电附近的中间电影院,实地考察过卖票情况,他便不再顶着烈日出门。

  一直到今天7月11号,江流和于东收集到的消息全部来自网上,以及博纳派出去盯票房的员工。

  前两天,网上有关《藏龙卧虎》的新闻不多,不往脸上贴金可以说是一条没有。

  全国大部分媒体都在报道李安,议论《卧虎藏龙》。

  所以江流和于东只有一个消息来源——员工电话。

  然而他们从员工处听到的是“《藏龙卧虎》开画了”。

  “某某电影院影厅坐了几十个人”。

  又或者有员工表功“我轻轻一吼就带偏了后面十多个观众”。

  “我把《藏龙卧虎》海报覆盖在了《卧虎藏龙》上面”。

  总之,江流听到的全是些好消息,哪有像网上这样胡乱骂人,贬低人的。

  “现在的媒体真是一点素质没有,怎么敢堂而皇之的骂人呢!”

  江流接过于东的绿茶愤愤不平道。

  于东想笑,又硬生生憋住了。

  电脑前的年轻人虽然让人羞于为伍,但却是博纳的金主。

  “第一天票房出来了。”

  江流立马放下鼠标,转过椅子看向于东:“哦,多少?”

  于东笑道:“大致183万元,上下浮动不超过5万元。”

  “上下浮动这么大?”

  江流嘴上吐槽三天才传来票房数据的院线不靠谱,心里已经乐开花了。

….

    这可不是后世一部电影动辄几十亿票房,首日票房以亿元计的时代。

  2000年,一部电影首日票房183万元,就足够一位导演扬名立万了。

  据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大银幕数量约莫1200多块。

  1999年全年总票房8.1亿元,很多地方电影院为了维持生计,一度把电影票票价降至四五元。

  而在这个年代,不计国家要求企事业单位强制观影的正能量电影,票房最好的电影还是1997年冯晓刚执导的《甲方乙方》,当年票房3000万。

  冯晓刚一举成名,被华艺奉为上宾。

  因此,江流对《藏龙卧虎》的首日票房成绩是骄傲的,心满意足的。

  但指望江流满足183万票房及时收手显然不可能。

  他要求也不高,《藏龙卧虎》借《卧虎藏龙》、李安的名气、宣传,突破1000万票房大关就好。

  “上映三天了,再熬几天应该没问题。”

  江流自言自语的嘀咕着,于东放下手机,脸色阴云密布道:“事情闹大了,总局让去一趟。”

  “去总局?去干吗?”

  “说是《卧虎藏龙》制作方认为我们抄袭,还有故意引导观众,破坏市场环境,总局要问问相关情况?另外,有记者要求采访。”

  “指明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