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二十八品



    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者,及诸尘劳,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须菩提,不跳出苦海,在人世间的八种苦难中安然自在,而苦难妨碍不了你。因为你自己已经证悟了,已不用待在清净法中!

    须菩提,你虽然已经得了无诤三昧,不辨是非了,可是你须要知道,一切众生本自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用觉得你自己了不起!而且,有时布施你的人,非但不能得到福德,因为他们是用功利思想供养佛法僧。如果你自己以为了不起,值得人家来供养,那就与世间一切尘劳中人,没有两样。

    你有资粮对于一切众生生怨心,有资格出来谤佛,骂法,骂一切圣贤吗?你有这个资粮,也不会要求自我涅盘了。你真的能参透到这些正反不二的道理,才真得了无诤三昧,才有资格拿走这一钵饭去吃。

    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须菩提给维摩居士骂得不知所以,不敢拿钵,正要转身就走时,被维摩居士叫住,你不要惧怕,把钵拿去吃饭吧!

    我言:不也。

    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着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

    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维摩居士对须菩提说,假使我这样责难一个如来化身的来人,化身会怕吗?须菩提说,不会。

    维摩居士说,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你也用不着怕!你不懂我讲的这一番话,相都是空的。大智能成就的人,不对文字语言着相,自然不会怕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只不过表达佛法,你真懂了佛法,就不用文字语言了。

    维摩居士对须菩提说法的时候,有二百天人彻悟佛法,得法眼净。所以须菩提也不敢去探维摩居士的痛。

    让他们去受维摩居士的教化。在和维摩居士这次说法的时候,他们已经大彻大悟。这正要请大家注意。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富楼不敢去探维摩居士的病。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富楼原来修习小乘声闻法的,而且差不多已经是个领袖人物了。新学出家的比丘,很多都受他的教育,比方说是大学一年级必修科目的讲师。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我们出家的,都想自度度人,如果你自己还没有证得菩提,拿什么来度人?度人要讲师道。

    韩愈写的一篇〈师说〉,并不算是师道,讲中国文化的师道要看《礼记》中的〈学记〉。师道分两种,第一是人师,以道德品性为人表率:第二是经师,讲学理的,讲四书五经传达学问。做经师容易,能做经师又兼人师的,历代以来就非常少了。有人送一对瓶子给我,刻上“经师人师”四个字,我都不敢当,恭维太过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师人师”,与印度文化中的“人天之师”的境界差不多,要这样的人,才可以教化服人,才可以度人。

    在密宗得了金刚阿阇梨戒的人能说法,起码要有他心通与宿命通的本事;用现在的观念说,是要了解听法众人的心理、程度、性向,才能知道用哪一种教育方法比较恰当,才能够因材施教。

    以印度当时人口比例来看,可说是声势浩大。但由他亲自剃度的弟子不多,多数是由弟子代他剃度的。有两个比丘是目犍连的弟子,一个修的是数息观,另一个修白骨观,目犍连问舍利弗,为什么两比丘修法总是不能进步。

    舍利弗问清楚这两个比丘没出家之前的职业,一个是银匠,修白骨观,另一个是漂布的,修数息观。舍利弗就要他二人调转过来,因为漂布的习惯看着白布在水里,修白骨观就容易;而银匠习惯作细致的活儿,修数息观更适合。换过方法之后,这两个比丘修了三天就得阿罗汉果。舍利弗就是能够“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能够观察学生的根基而施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