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仁心



    虽然身体不适,但毛豆豆并没有拿清粥小菜忽悠舒曼。

    早上吃了面条,晚上自然得吃米饭。

    毛豆豆没有心思弄那些繁杂的菜式,翻了翻冰箱,简单的弄了一个煲仔饭。

    滋滋的响声掀开了晚饭的前兆,毛豆豆快速的放上酱汁和腊味,盖上盖子闷煮。

    就是掀开盖子的顷刻,香味已经窜进了舒曼的鼻子,逗得她绕着厨房打转转,跟个摇尾巴的小狗似的。

    毛豆豆没好气的拍了舒曼一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腊味还没有熟,还得好生闷煮一番呢!”

    舒曼吞了一口口水,念念不舍的看了一眼砂锅,跟小狗看肉骨头似的。

    毛豆豆摇摇头,“我可是给你备了两份呢,你可得给我吃完了。”

    舒曼连连点头。

    板鸭腊肠腊肉,简直就是为煲仔饭而生的,配合丝苗米真是珠联璧合。

    晶莹剔透的丝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烧出的一层金黄的锅巴,与普通锅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长。

    别说两份了,再来一份,舒曼觉得自己都能解决了。

    解决了两份煲仔饭的舒曼,小肚子鼓鼓的。为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抢下来洗碗的工作,说是干家务和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毛豆豆也不拦着,抱着自己的姜糖水,陪着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也就是鸡毛蒜皮的事儿,两姑娘一聊就是半宿,最后挤在一个被窝里面睡着了觉。

    舒曼就这样形影不离的陪着毛豆豆呆了三天,确定毛豆豆是真的好了,这才回中音报道。

    舒曼他们进入大三下期以后,压根就不忙了,老师也放松了管理。

    舒曼报道以后还是那样,三天两头就往实验室跑。

    好在师兄弟们习惯了舒曼的存在,再也没有拖了进度。

    要不然,刘教授和路教授该拿大棍子撵人了。

    时序进入二月底,来实验室找毛豆豆的又多了一个--京城进修的曹刚。

    曹刚他们医院安排的进修,就在京城一个著名的医院,离医学院并不算近。

    可曹刚还是三天两头坐一两个小时公交车来看毛豆豆。

    嗯!顺便也会拿毛豆豆的借阅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曹刚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既然决定脱产进修,他就真的花了功夫认真学习。

    上课记笔记比谁都认真,下课还找毛豆豆借书,遇到不懂的,抓着老师不停的问。

    没有人不喜欢认真刻苦的学生,医院上上下下对曹刚都有一个不错的印象。

    当大家知道曹刚还有一个侄女在北大医学院的时候,大家对曹刚就更加亲切了。

    等到大家了解到这个侄女叫毛豆豆,大家看曹刚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在大家越来越亲切的大环境下,曹刚却越来越积极谨慎。

    他就算不能成为毛豆豆的助力,也不能给毛豆豆拖后腿,给她脸上抹黑不是?

    努力才会有收获,曹刚来的时候,业务水平不过是中等偏下,等到曹刚结业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同一批次里面,数一数二的人物。

    因为这样突出的表现,医院把曹刚记住了,以后多次培训,都强烈要求省城派曹刚过来。

    一来二去,曹刚的业务能力一步步提升,最后终于有了留在京城的资格。

    当然,这都是后话。

    曹刚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么长远呢!

    他就是把毛豆豆那句“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收获”谨记在心,努力付诸实践而已。

    把这句话奉为圭臬的,还有舒曼。

    历经了整整八个月,以毛小丫成名作《医者仁心》改编的电视剧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舒曼那嘹亮清澈的嗓音,舒曼演唱的主题曲《仁心》一炮而红,一夜成名。

    中音门口堵满了舒曼的歌迷,舒曼被逼无奈,只能搬回小区得四合院住下,过上了“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的生活。

    好在大三的课程不多,老师们也支持理解,有事没事儿的还帮忙打个掩护什么的。

    舒曼的声音很有辨识度,明见高手如云,舒曼出了门压根都不敢开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