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箭中九球



    灯市一直延伸到内城的地安门,四处悬挂的灯笼,将黑夜照成了白昼。

    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闹社火的,几乎染红了半边天。

    路上的行人还是要数旗人偏多,其次就是民人中夹杂着几名体格健壮身着裘皮的蒙古人。

    李棠卿站在“射绣球”的摊位前,听着摊贩激将着场下的路人。

    路人虽然对商贩口中的黄金温玉比较感兴趣,但也看到了悬挂“绣球”的那根细若游丝的绳子。

    三阿哥站在李棠卿身侧,手中有节奏的敲打着折扇。他与李棠卿的想法相同。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场上的“绣球”,绣球边角的流苏随风晃动,却不见悬挂“绣球”的丝线有丝毫晃动。

    由此可见,这根丝线,是铁丝无疑了。

    寻常人本就很难瞄准,就算瞄准,如果力道不够,还是很难将“绣球”射下。

    一文钱,就有机会得到黄金与温玉,诱惑堪比贝者博。

    此时一名蒙古壮汉,扔了一文钱给商贩,撸了撸袖子,高声道:“我来!”

    一文钱只有一只箭,壮汉拉弓瞄准,胳膊上的肌肉隆起,看架势也是个练家子。

    只是灯影晃动,无法瞄准,箭擦着绳子而过。

    壮汉淬了一声,转身离去,想来,也是发现了绳子的猫腻。

    李棠卿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人,长着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却做着骗人的把戏。

    她嗤笑一声,拿起壮汉方才用过的弓。

    老汉见是位姑娘,笑的更加开心,丝毫没想到,李棠卿这是来场子的。

    她没有像旁人一样从正面瞄准,而是走到了侧面,从一侧看着着一排“绣球”。

    只见她熟练的搭弓射箭,眼眸微眯,箭尖移动,做着瞄准动作。

    满弓而射,箭风将她的发丝吹起。她瞄准的,不是一个“绣球”,而是这一整排“绣球”。

    锋利的箭尖与吊着“绣球”的铁丝碰撞,炸开了朵朵火花。

    离弦之箭势如破竹,在第十个“绣球”边,落了下来。

    “绣球”如同瓜熟蒂落的果子,从树上落下。

    李棠卿轻“呼”一声,她若不是上次心脉受损,不敢用全力,今日,这十个“绣球”,她必定稳稳当当的收入囊中。

    此时十个“绣球”早已落在了地上,场下传来了阵阵叫好声。

    浣枫走上前去,将“绣球”挨个打开,将里面的物件拿出,走到李棠卿面前。

    只见浣枫手中捧着一些零散的小玩意,还有一锭金元宝。

    商贩的脸都绿了,奈何只能干瞪眼,哑口无言。

    三阿哥见此,眼中满是笑意。他一直觉得大哥这个小姨不简单,今日一见,果真去他所料。

    不过她似乎也从未想过隐藏自己,这样的女子,坦荡磊落。只是不知,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李棠卿吩咐浣枫将手中物件收起来,与三阿哥相视一笑,转身欲走,却听到人群中,有一个人的叫声似是在叫她。

    她疑惑的转身看去,人群中因方才李棠卿一箭中九球,沸腾了起来。

    如此柔弱的小女子,却有如此大的力量和精湛的箭法,众人不敢置信的同时,纷纷为李棠卿喝彩。

    此时在拥挤的人群之中,有一名男子,正在挣扎着想要冲出来。此人正是阿难答。

    他在灯市遍寻李棠卿的身影,却没想到,她在此处射“绣球”。

    他向来喜爱凑热闹,心中所学,也竟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早就知晓射“绣球”是骗人的玩意。

    没成想,看到了方才的一幕。此时的他分外后悔,他方才就该过来寻小姐姐。现在可好,根本挤不过去。

    他见李棠卿要走,情急之下,扒着他前面人的肩膀,高声喊到:“小姐姐!小姐姐!等等阿难!”

    李棠卿见被卡在人群中,左右不得动弹的阿难答,眉头一皱,头也不回的随三阿哥离去。

    等他?可笑!她躲还来不及!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就是一个麻烦!

    三阿哥显然也看见了阿难答,笑了笑问李棠卿道:“你认识他?”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那位应该是掌管白旗和镶白旗两旗的旗主罗巴哈纳的小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