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船(两章合一大章节)-第2/5页





    他们哗变,反叛事小,坏了太孙殿下的大计,庄敬和赵永亮就百罪难赎了。

    所以早田左卫门只要没有明确地做出反叛的举动,任何人都不敢直接对他下手。

    赵永亮嘿嘿笑道:“放心好了,只要他敢有异动,就让他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为了便于神机营的快速行动,军中的平底沙船全部被抽调了出来,载着他们两千人向上游驶去。

    如今的大明军队缺少河船和吃水浅的海船,而半个时辰之后,羽林卫和一千倭寇才从此来岛登陆,向着神涩川的方向行军。

    柳升自小继承父职,成为燕山卫百户,经历大小二十余战,因军功累升左军都督佥事,安远侯。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组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支火器营,培养了数千炮手和火枪手。

    但是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这次出海,他跟所有的旱鸭子一样,遭受了严重的晕船反应。

    整个行军过程中,他一直吐的天昏地暗,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

    一直到了东瀛,他才逐渐适应了过来,恢复了一点精力。

    原本他还对朱瞻基将郑和一个阉人排在他的前面有些不爽,他如今是安远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比之海军都督刘江在职位上略逊,勋绩还要更高。

    郑和这个海军总监有些不伦不类,但是朱瞻基却将他推荐为此次大军副帅,而自己却只获得一个陆战主帅的职衔,与第二舰队的主帅易信,第三舰队主帅朱真处于同一级别。

    而不论是易信,还是朱真,这些人跟他都远远不能比,如此安排怎能让他心服。

    他原本还准备上船之后,就跟这些人别一些苗头,可是却没有料到,一上船就倒下了,这都快半个月了,才逐渐适应下来。

    而这个期间,他也看到了海军行军布阵,包括作战方式都与陆军大相径庭。能成为军中最受朱棣重视的大将,组建大明火炮和火器军,柳升当然不是一个只知道莽撞行事之辈。

    他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细心观察海军与陆军的不同之处,吸取这些精粹。

    而郑和调兵遣将的能力也让他由衷地佩服起来,这几百艘船,绵延数十里,但是却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特别是那些在外执行封锁任务的船只,远在千里之外,却通过传令船将这些分散出去的战舰统一纳入了管理体系,这一点即使是他自己,也很难做的到。

    也是因为有了晕船期间的缓冲,他的骄狂之心并没有表露出来,加上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其他将领都对他礼遇有加,所以他跟海军的这批将领也还相处的听和谐。

    如今这批海军将领,除了刘江之外,不管是易信,还是朱真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最大的郑和,也不过四十五岁。

    他已经看出来了,朱瞻基故意安排这样一批年轻力壮的将领,为的就是给海军奠定基础,最少在二十年以内,海军的管理体系将会稳若泰山。

    越是看的明白,他也越发对朱瞻基感到敬畏,不知不觉之间,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太孙,竟然已经在军中建立起来了仅此于皇上的势力。

    从英国公张辅,到黔国公府沐家,再到郑亨,薛禄,包括他自己,如今都已经投靠了这位太孙。

    还有海军他的这些直系下属,朱瞻基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位太孙的势力范围。

    那位备受文臣喜欢的太子,在势力的培养上,也远远不如这位太孙殿下。

    偏偏因为皇上的支持,加上他们这些将领并没有献上投名状,还没有任何人能对此指责什么。

    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跟海军将领别苗头的想法,出气事小,若是因此破坏了太孙在海军中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那他恐怕也落不着好。

    他也在计划,这次回师,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大儿子柳溥安排到太孙的身边。如果能够将他安排进海军,那当然更好,所以,他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欺负这些海军将领了。

    两千神机营的将士出发之后,他就一直坐在沙盘前面,研究着东瀛人在那里布置下的防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