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开战-第2/2页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曹操往左侧的高仁看去,问道:“子孝以为如何?”

    高仁朗声道:“丞相,贾先生的计谋虽稳妥,但不适合我军眼下的作战方式。蔡张二将被斩,荆州水军人心浮动,丞相不防散布消息,就说此二人实则死于周瑜之手,以此激发将士们的复仇之心,势于江东决一死战,如此才有一战的资格。”

    贾诩摸了摸胡须,道:“子孝先生是想要丞相学韩信背水一战么。”

    高仁侃侃道:“不错,江东水师不论是装备还是作战经验皆胜于我军,要是稳打稳进,我军很难胜过他们,在下想来想去,也只能在军心气势方面做功夫。常言道:一人拼命,十人难挡。只有将我军上下所有人的战意激发出来,无所畏惧的勇往直前,才能打败敌人。”

    贾诩冷哼一声,道:“子孝的想法好是好,只是行军打仗岂能儿戏,惜当年赵括如此,不以赵军的情况而定,妄想一战打败秦军,结果白白葬送四十万赵军,成为千古罪人。”

    高仁毫不示弱,扬着脖子道:“先生将我比作赵括么?要不是赵王昏庸,一下子将赵国的重担压于赵括身上,焉知赵括不能成为千古名将。”

    贾诩脸上闪过一丝温怒,讥讽道:“看来子孝还是挺理解赵括的,只是赵括还有个名将老爹,而子孝你又读过几本兵书,又见识过几场战役?”

    从某种角度来讲,一个合格的谋士也是一名合格的辩士。当年的苏秦、张仪莫过如此,见两人当场势均力敌的争论不休,曹操也不阻止,而是颇有兴趣打量着两人。

    程昱、荀攸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从内心深处来讲,他们想看看高仁到底有几斤几两。一旁的曹仁瞪着两眼干着急,贾诩的计策与他的不谋而合,他当然不遗余力的支持,只是高仁为人合乎他的脾气,他很想帮帮高仁,不过他善于行军打仗,唇枪舌战方面完全不行。

    泥人也有三分火,被人当场质疑自己的能力,高仁怒了,也不管会不会得罪贾诩,拉下脸道:“惜范雎不过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毫无名声,一旦入秦便青云直上,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卫青身份低微,靠她姐姐的关系才斩露头角,从未上过战场的他首征便能大败匈奴,俘虏700余人,后屡战屡胜,为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我高仁不过无名小辈,自然不敢跟两位大人物相提并论,可也知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句话。先生博览群书,难道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知?”

    “你……”

    贾诩气的老脸通红,曹操抚掌道“好一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话形容我最合适不过了。”

    众人点头,想当年曹操只不过占了兖州一半地盘,北有袁绍、公孙赞,南有袁术、刘表等诸侯,这些人实力远胜于他,可如今这些人早已化为黄士,所占领的地盘纷纷被曹操拿下。

    本来曹操就和高仁有言在先,只不过刚才两人争得兴起,曹操也看了一会热闹。这会,曹操看贾诩气得说不出话,刚才高仁的话又点到他的痒处,于是一锤定音,“就按子孝说的办。”

    说着他望向曹仁,道:“曹仁,在众将之中你口才不错,我就将激发将士们士气这事交于你,若是办不好,我唯你是问。”

    曹仁忙道:“丞相放心,属下一定将此事办妥。”

    战事已经定了下来,明早三更做饭,五更出发,势于江东血战到底。

    众人见没什么事了,于是纷纷请示告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