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知己知彼-第2/2页





    在场的众人,除了许褚外,其他人都懂行军打战,曹操更是此中行家。一听之下,也不禁竖起大拇指,“我原以为周瑜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想不到颇懂兵法之道,怪不得有胆量与我一战的,到底是年轻气盛。”

    见曹操言语间有些轻视周瑜,高仁便道:“主公有所不知,孙策当年献玉玺给袁术,换兵三千,便是周瑜出的主意。此后他辅佐孙策横扫江东,可谓是功不可没,只不过江东偏安一方,孙策打败的对手皆是弱者尔,故周瑜名声不显。”

    曹操皱眉,他也是十分自负的人,当年煮酒论英雄,轻视天下诸侯,说这些人成不了什么大事,唯有重视刘备。说到底,曹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者,一向抱着去虚名得实处的做事态度去争霸天下,这才有今日的辉煌成就。这个周瑜年纪轻轻却有这种觉悟,看来此人不简单啊。

    众人闻言,皆是心中一惊,他们对江东了解不多,唯一耳熟能详的就属孙氏父子三人。一个是因为中原混战,各地消息阻塞,二个是孙权自接手江东以来,用兵最多的不过是对付江夏黄祖,就一个没多大本事的匹夫就让孙权打了几年,足见江东众文武平庸到什么程度,所以也懒得去了解江东的情况了。

    曹操见手下一时拿不出一个良策,心中有些郁闷,他不由想起了郭嘉,当年南征北战,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此人都有办法助自己化险为夷,最后获胜。现在处境好了不知多少倍,然而面对江东不足一州之地,兵不过十万,诸位智囊却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对策来,实在让人痛心。

    想到烦心处,曹操让众人先退下,三天后再来帐前议事。

    出了帐,除了曹仁拉着高仁的胳膊说了几句家常,其他人只是淡淡看了高仁一眼,便离去了。高仁去了一趟江东,虽说他们心中对高仁的印象稍有改观,但并不代表认可他。

    曹仁讪笑了几下,劝道:“先生别介意,他们这段时间兴许没睡好,脾气有些古怪。”

    高仁苦笑一声,没有接话。荀攸、程昱他们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不知献了多少谋策才有今日的地位,而自己半路杀出,仅凭一篇檄文,一次江东之行就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了。

    纵然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也会跟身边人攀比,追求所谓的公平。只不过他们追求是史书上的评价,期待能够名垂千史,而普通人追求的是名利,只要今生过的好就行,哪会在乎后人的评价。

    不过这也没什么,常言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动四方。只要自己的计策能成功,何愁天下人不识得自己,又何愁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了。

    高仁的性子虽说算不上争强好胜,但也不甘心沦为边缘人物。

    想着待会还是折回去见见曹操,高仁借故有事便与曹仁分开了。来了这么久,他只想早日助曹操打赢这一战,然后回到现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