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八章 决定迁都回雒阳-第2/3页





    这就是刘协他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就像那句话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刘协怎么说也是一任帝王,但他确实是受了李傕压迫多年了,而且也是忍受了那么多年,他要是不找机会去反抗的话,那他可真就不配当这个帝王了。其实就别说是皇帝了,有几个人愿意是受人压迫的,就算有,那也只是极其少数人吧。所以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刘协了。

    而在刘协看来,这一路向东,那就是个机会,而且一直都有机会。他坚信,关东诸侯中还是有忠于大汉的臣子的,至于西边的,他是想都没想过。其实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马超马孟起这个名儿在他刘协的眼里,虽然不像是李傕郭汜他们那样是乱臣贼子,但是在他眼里看来,马超还真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刘协可不愿和他凉州打什么交道。

    至于这个迁都的提议,李傕能不能接受,刘协觉得必然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以他对李傕的了解,如今在迁都这事儿上,他应该还是能接受。因为形势,因为实际,就是不得不如此。

    他和郭汜两人,如今实力都被削弱了一些,所以他们此时心里都很是害怕,害怕马超趁虚而入啊,所以两人为何至今都没有什么动作,不敢继续大战,主要还是因为马超的原因,度此刻刘协他都是知道的。

    所以自己提议迁都了,两人先是能议和,和解之后,便会一起兵进雒阳,而这期间也算是让双方的人马都休整一下吧。至于马超。那已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应该不会觉得马超能带兵去追杀他们,因为没有必要。这个刘协都早感觉出来了,马超就算进兵,他主要还是在长安,甚至整个司隶。但他对李傕和郭汜他们,兴趣应该不是很大。

    其实刘协想得倒是也没错。其实不应该说马超对李傕和郭汜两人兴趣不大,而是他对刘协这个皇帝还有李傕和郭汜乃至是张济,他都是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在他的眼里,最为重要的还是司隶、长安。至于一个破败的长安城,也不是他不能接受的。毕竟马超更看重的是其地理位置,至于其他的。只要有钱粮,那么时日久了,长安早晚还会恢复往日的繁荣的。

    可刘协也好,还是说李傕、郭汜和张济他们也罢,对马超来说,那都是麻烦。而刘协就是那个最大的麻烦,所以马超巴不得刘协赶紧走。刘协不想和马超打交道,而马超何尝想和他见面呢?所以其实大家所想得也都差不了多少,也就是彼此彼此吧。

    张济闻言说道:“陛下所言甚至,臣附议!迁都回雒阳,如此甚好,臣定当为陛下保驾!”

    李傕一听,心说好啊,你张济果然够狡猾的。你这就是赖在皇帝这儿不走了。不过他如今也没办法,其实想想,迁都也许就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了,要不能如何。

    首先来说,自己肯定是要和他郭阿多和解的,然后一起防备马超,这个却是重中之重。没说的。那么如此迁都雒阳,这样一来,两样却是都能做到了。而且旁边还多了个张济,最后只要三方合力。那么就超过了十万的人马,就算是他凉州牧马超马孟起也不敢轻举妄动吧。至于关东诸侯,李傕确实,不是没看在眼里,只是没有像怕马超那样,那么惧怕。

    所以他此时说道:“陛下,迁都提议甚好,臣觉得如此可以,只是在此之前,却还要和郭汜和解才行!”

    刘协闻言,直接便看向了张济,张济明白,于是赶紧说道:“陛下,臣请陛下下旨迁都,然后臣带陛下圣旨去郭将军大营,必将此事办成!”

    刘协笑着点点头,“爱卿如此,朕就把此事交托于你了,有劳爱卿了!”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臣分内之事,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刘协点头,然后即刻便命人拟旨,最后把圣旨交给了张济。如今传国玉玺早就遗失了,所以刘协用得都是其他的玉玺,而因为张济在城下,所以这个圣旨也是从城头上慢慢吊下来的。至于从城头上扔下来,如果刘协不在这儿的话,那么李傕还真能干这事儿。但是毕竟皇帝就在眼前,所以怎么也得给他留点儿面子不是。要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那么做了的话,那确实是,丢得不只是他刘协的脸,连带着大汉皇室的脸面,他李傕的脸其实都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