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盛极而衰



    邵大亨的管理制度,是效仿好莱坞八大公司的“大制片厂制度”,大亨的梦想就是把邵氏打造成“东方好莱坞”。

    他的管理方式是东方式的家族管理,家族独自经营,盈亏自负。而此时好莱坞的“八大”已经在逐渐朝独立制片体制转轨,大公司选择合适的制片人予以财务和发行支持,最终进行利润分红。邹闻怀离开邵氏前曾建议邵大亨顺应潮流实行“分红制”,但大亨已经习惯了亲自掌控一切,不适应独立制片体制下的权力下放。

    正是这样,他错过了李晓龙和许冠汶、许冠节兄弟。许冠汶、许冠节兄弟曾经携带《鬼马双星》剧本找到邵大亨,要求五五分成,遭到拒绝后转投邹闻怀的嘉禾,而嘉禾同样用更人性化的分红制从邵氏手中赢得了李晓龙。

    无线大楼办公室。

    “我对公司艺员签约有几点建议,六叔可以听听!”

    见邵大亨眉头紧锁犹豫不决的样子,王铮提出建议道。

    “你说说看!”

    邵大亨对自己定的合约也有过动摇,特别是被他错过的李晓龙与许冠汶,两人先后打破香江的票房记录,对于放走二人的大亨,内心也有过悔意。

    王铮理了理思路,才开口道:“我们可以把公司艺人的合约分成三种,从低到高,分别是代理人合约、经理人合约、部头合约,每份合约都有相应的任务,待遇也相对不同。”

    “代理人合约,可以用在培训班刚毕业的艺员身上,或者是刚进公司的新人,公司可以给代理人合约艺员提供基本薪酬,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同时给他们提供出演机会,是否能签下更高合约就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经理人合约,公司组建经理人部门,把和公司签约经理人合同的艺人进行分配,例如一个经理人为五位签经理人合约的艺员负责,为他们统筹所有工作,除了片酬之外,公司还给他们提供优厚的月薪以及住房,经理人合约艺员是我们的中坚力量,除了月薪和片酬之外,所主演的电影或电视剧收视如能超过预期,对艺员有相对应的奖励与提成。以上两种合约都是五年制,期满之后可以和公司签最高等级的部头约,签“部头约”会有一定的要求,签约的艺人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票房号召力,签完之后每年需要为公司拍一定数量的电影与电视剧,公司允许艺人入股,达到票房预期可以进行分成,完成公司任务后,公司不限制艺员可以对外发展。”

    王铮端起茶杯润润嗓子,接着道:“最后,成立单独的艺人部门,把邵氏影业的导演编剧和tvb艺人全都集中起来管理,艺人的合约同样适合导演!有了这些合约存在,艺人也有了出头的希望,会不断提高自己签下最后的“部头合约”,也不会再轻易被嘉禾、新艺城、亚洲电视这些公司挖走。暂时就这些!”

    王铮述说的整个过程中,邵大亨没有插言,只是眉头紧锁的坐在那里沉思。

    王铮说完就静静地喝茶没有再出言打扰大亨,之所以把后世的艺人合约拿出来,一是为了回报邵大亨对他的信任与看重,二是他不忍看到邵氏影业这个电影王国衰落,他以后许多目标还得需要邵氏影业来完成,就算邵大亨没有采取新合约建议,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邵氏电影没落下去。

    “你先把这些建议整理出来,写份正式的艺员合约计划书给我,近期我会跟董事会开会商议。”

    沉思良久的邵大亨缓缓开口,邵氏的艺人不能出去接拍其他公司的戏,这条规律是他定下的铁律,有这条铁律在,邵氏艺人都显得本分听话,同样也因这条铁律在,一些有才华报复的人才被逼离开,出去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来和邵氏竞争。

    “好的。”

    王铮嘴上答应,心里却在腹诽,自己只是邵氏的一个特约导演,现在连秘书的事都得做。

    ...

    邵大亨有邵氏影业的全部股份,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自行决定。虽说大亨现在是TVB最大的股东,但有些事情还得股东开会商议后才能决定。

    后世邵大亨慢慢对TVB放权之后,tvb高层为了争权开始了长期的内斗,随之而来的就是媒体的爆料和TVB艺人的控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