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勿惮勿隐矣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赵不违遂叹着。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能去殿试就是梦想了,因只要有资格进去,就说明距离读书的终点只有一步之遥。

        主要是今年的春闱,因出现作弊的案子,虽被提前发现,没有酿成血案,但也推迟了考试。

        经过了一番考试,选拔出五百人,现在就是今年春闱最后一次考试:殿试!

        会试结束已有一段日子,五百被录取贡生,今日要入皇宫,在大殿上直接做题。

        “今年贡生五百人,但进士不可能全部录取,最多选三百人左右,或再多一些,若往少了选,只选二百人也有可能。但只要进了殿试,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样的机会,有多少人不羡慕?”

        这样想着,赵不违就走到假山上,那里有个凉亭,位于高处,站向外看,能隐约看到外面。

        赵不违登到高处,眺望着远处,果然看到走近的队伍,此刻已远去,所去正是皇城。

        人流大约有不到百人,有老有少,赵不违眼神都有些迷离了起来,殿试了啊。

        “可惜,我没有这机会。”赵不违也是有功名的,是个举人,或者说,齐王府谋主都有功名。

        栖身齐王府当谋主,看起来风光,其实不及正规出身万一。

        进士出身,出来就是县令,虽然更多必须是家世、关系、运气、才能,但只要不犯大错,五品知府总有。

        当人谋主,除非齐王能登基,不然一辈子都见不了光。

        就算齐王登基,谋主也十之**不能善终——知道太多了。

        赵不违有点恍惚,当年自己三十余,拿了家中最后一百六十两银子再撞一回龙门,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赵不违当年是怨恨过,觉得肯定有舞弊,可等着时日长了,却渐渐明悟,是自己终欠了三分火候。

        “罢了,都过去了,还想什么呢?”

        赵不违恢复了清明,暗暗思考:“以前算是告一段落了,可皇上能就这么罢休么?”

        他迟疑的根本原因,就发觉皇帝似乎又变了心。

        齐王,并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果然,命运是看不清,道不明。”赵不违自失一笑:“我以前看历史,总觉得前人迟疑不决,瞻前顾后,不是英雄。”

        “现在才明白,那是因我们知道了结果,所以个个马后炮。”

        “真的不知未来,决择何其难也!”

        “齐王已有决断,太孙呢?”

        皇城·宏文殿

        由礼部司官引领,五百名贡士从午门进入,见宫殿高矗,通道侍卫一个个腰悬佩刀,钉子一样站着,带着肃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