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主动权易手



    虽然这次反击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巴基斯坦空军达到了目的,即有效的扼制了印度空军的进攻势头。

    在遭到袭击之后,印度空军取消了当晚的进攻行动。

    到了战争的第三天,印度空军依然没有在南部地区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只是为了牵制巴基斯坦空军,发起了一些小规模的骚扰行动。

    虽然给巴基斯坦空军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是意义不大。

    这一天,主战场在北面。

    经过昨天下午的反击,巴基斯坦军队已经开始调整作战部署,或者说发现印度空军也就那个样。

    要知道,在战争爆发前,巴基斯坦空军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印度空军的对手。

    不是胆怯,而是理性的判断。

    不管怎么说,印度空军拥有两倍于巴基斯坦空军的先进战斗机,还获得了F-35AI这种第五代战斗机,有几百架Su-30MKI这样的重型战斗机,即便是F-16E/F与“阵风”也是中型战斗机。

    巴基斯坦空军呢?

    主力是JF-20中型战斗机,而JF-17只是轻型战斗机。

    此外,印度的国力明显在巴基斯坦之上。

    如果把人口因素考虑进去,差距就更大了。

    正是如此,巴基斯坦空军一直奉行所谓的进攻战略,其实就是希望通过保持较高的攻击态势来扼制印度的战争冲动。

    在本质上,巴基斯坦空军依然以防守为主。

    事实上,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一要务就是本土防空。

    这一点,在战斗机的配置上也能看出来。

    JF-20就是防空战斗机,甚至可以看成是轻型截击机,其最突出的性能就是对来袭敌机进行高速截击。

    出于这样的判断,巴基斯坦空军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都是首先顶住印度空军的疯狂进攻。

    数十年来,在巴基斯坦空军制订的所有作战方案中,战争初期的首要任务都是通过内线作战来消耗印度空军,在重创了印度空军,准确说是消耗了印度空军的战斗力之后,再发动反击。

    这个战术,本身没有错。

    为什么?

    别看印度空军拥有更多的战斗机,但是所有战斗机都是进口,没有一种能够做到完全国产。

    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印度空军很难获得补充。

    巴基斯坦空军呢?

    虽然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也是依靠进口,但是从JF-20开始,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国产。

    哪怕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不过获得的难度不会太大。

    其实,巴基斯坦的JF-20与JF-17的国产化率都非常高,而且需要进口的零部件都还有一些库存。

    当然,都是从华夏进口,基本上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如此一来,巴基斯坦空军拼消耗的能力明显更强。

    说白了,只要战斗机生产线启动,而且达到最高效率,哪怕不是脉动生产线,一个月生产十多架也不是问题。

    理论上,巴基斯坦空军每个月能获得大约30架战斗机。

    印度呢?

    显然不可能。

    正是如此,巴基斯坦空军才强调了本土防空的重要性,因此之前的所有演习,全都以本土防空为主。

    前两天的战斗,也正是如此。

    通过在内线作战,巴基斯坦空军充分利用了本土防空的有利条件,加上有效率更高的通信指挥系统,巴基斯坦空军在战斗中体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取得了足够高的,能让巴基斯坦人感到骄傲的交换比。

    只是,两天时间够吗?

    显然不够。

    至少,按照巴基斯坦空军之前制订的作战方案,内线防空作战时间至少半个月,才有望重创印度空军。

    结果呢?

    显然不一样。

    打了两天,巴基斯坦空军就发现,印度空军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关键就是,印度空军在战斗中体现出来的战斗力,特别是战斗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每天损失数十架战斗机就是最好的证据。

    要知道,按照巴基斯坦空军最好的设想,能在前两天打下20架印度战斗机就算是非常不错的战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