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重返战场



    如果说“哈立德”是勉强够用的话,那么用上“萨勒曼”就是鸟枪换炮。

    一周之后,王栋带着特种兵与坦克兵离开了军工城。

    运送另外56辆“萨勒曼”的货轮已经抵达科威特,王栋他们先去科威特,接收了坦克之后直接去巴士拉。

    临行前,王栋给穆罕默德王储打了个电话,告诉王储他去伊拉克了。

    因为只是路过,所以王栋没去搅扰科威特王室。

    只不过,科威特王室太过热情,肯定是从穆罕默德王储那里获得了消息,早早的就派了一名王子前去迎接。

    当然,还送了一份大礼。

    这就是,把48门换上了52倍径身管的PLZ-45G自行榴弹炮,以及48门AH-4牵引榴弹炮,连同配套车辆赠送给了王栋。

    严格说,是借给王栋。

    这些火炮全都从华夏进口,而且按照合同约定,科威特不得擅自转让,因此不能随意拿来送人。

    只不过,借出去并不违反合同约定。

    按照科威特王子的话,等仗打完了,再还给科威特,如果有损坏,照价赔偿,不过由沙特王室赔偿。

    带着科威特的厚礼,王栋去了伊拉克。

    他没去巴士拉,在舒艾拜就遇到了费萨尔。

    这时,王栋才知道,穆罕默德王储已经正式担任联军总司令,而且把指挥权下放给首席皇家军事顾问。

    谁?

    就是王栋!

    王栋现在的身份是“联军总指挥”,费萨尔是他的参谋长。

    身份与头衔,在阿盟国家永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仿佛没有了身份与头衔,就什么都干不了。

    没办法,一方一俗。

    王栋还要在沙特混,也只能入乡随俗。

    随后,费萨尔把72辆M2A3交给了王栋,准确说是交给王栋的禁军,而这支部队在纳西里耶待命。

    60辆坦克,72辆步兵战车,48门自行榴弹炮,48门牵引榴弹炮,还有至少100辆轮式装甲车,足够组建2个装甲营与4个炮兵营,前提得有足够多的官兵,不过应该没什么问题。

    谢初越他们一直在伊拉克,肯定培训了不少的新兵。

    此外,穆沙拉夫在巴基斯坦招募的几百名行动人员已经在几天前到达巴士拉,随后去了纳西里耶。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到现在,只是由“安固”公司雇用的人员就超过了2000人,其中在伊拉克的行动人员大约有1500人。

    足够组建三个营。

    当然,王栋肯定不会把谢初越这些特种兵级别的行动人员当成正规部队使用。

    费萨尔没有多少官场作风,他也知道王栋不太讲究,只是让炊事兵弄了几份对王栋胃口的菜肴。

    吃了晚饭,费萨尔才开始介绍战场情况。

    在王栋离开的这大半个月里,政府军与阿盟联军没有歇着,分三路向北推进。

    西路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了盖马斯对岸,正在跟叛军争夺西岸桥头堡,距离纳杰夫不到60公里。

    战斗打得很艰难,主要是盖马斯在底格里斯河东岸。

    过不了河,压制不住对岸的叛军,只能强攻桥头堡,伤亡与损失都很大,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对而言,中路遇到的麻烦更大。

    中路部队从塞马沃出发,在顺利占领了鲁迈赛之后,就遇到了麻烦,即在伊玛目哈姆宰遭到叛军顽强抵抗。

    正是如此,中路军队始终没能切断盖马斯叛军的后方道路。

    所幸,西路与中路并非主攻方向。

    政府军与阿盟联军的主力在东面。

    在最东边,政府军已经推进到了萨利赫堡附近,正在跟叛军激战,局面相当有利,也许很快就能打开进军阿马拉的大门。

    往西一点,阿盟联军的两个旅已经推进到了舍勒姆西耶,也在向阿马拉进军。

    只是,阿盟联军的主力在纳西里耶北面,扫荡了里法伊南面的所有城镇,接下来就是攻打里法伊。

    在这大半个月里,政府军与阿盟联军已经收复了大片失地。

    其实,主要就是在巩固以塞马沃与纳西里耶为核心的战略防线,拓展控制区,为进攻做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