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三弄(下)



    从这一天开始,露生夜夜都往钓鱼巷去了。

    这些曾经的红姑娘们使出了当年做花魁的小心思,她们懂得怎么套住男人的心哪怕套不住心,至少套住他们的脚。只不过当年套住男人是为了捞他们的钱,如今套这个男人却是为了给他送钱。

    送钱和捞钱的原则其实是一样的。你不能一下子狮子大张口,把人吓跑了,得细水长流,还得有点旧感情,再者要找一些推辞不得的正当借口。头一次,她们只给了露生二百块打听了他以前的堂会市价,谨慎地只翻一倍。

    后续的借口就很冠冕堂皇了我们想学唱戏。

    连前因后果她们都编圆乎了,因为“年纪大了,已经不大受宠,糟老头子又纳了个唱戏的,在家里活给我气受”,同情分先拉满,“不就是唱戏吗谁他奶奶的没有嘴”就是,说得在理,“我只是不会唱成本大套的,但我会唱曲子呀。”你看基础多么好这还不教吗不教不是人呀兄弟。

    露生只好笑道“那就教几个现成的段子我把话说在前面,我既拿了这份钱,咱们就不能含糊,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们这年纪学戏已经是晚而又晚,须得加倍用功,若教我看见哪个偷懒耍滑,在这儿打马虎眼的,便知你们不是诚心学了。”

    姨太太们都道“诚心诚心”摇着扇子夹着烟,叽叽呱呱又道,“但你也别把教徒弟那套望我们身上扳,毕竟都这个年纪了,下腰劈腿的,我可不行。”

    “再说了又不是真要出去唱戏,犯不着丁是丁卯是卯的,先拣我们想学的学吧。”

    “讨价还价,也算诚心”

    “这叫讨价还价么这叫丑话说在前头。收一分钱做一份事。我家里请的跳舞的老师,会说好几国的话,那也是顺着我的意思来的,我要学什么,他就教什么,谁花钱买板子吃”梦芙敲着长烟杆子,“玉姐,你是没去过人家里当差,不晓得这里头的行情。我们虽然是酘了钱在这儿预备齐上课,那价钱可都是单上门的价钱,一毛也没少给你。”

    捞钱和送钱的道理是一样的,还能由着你搓圆捏扁吗得有点儿姿态

    露生稍稍一怔,点头笑道“好,这话不错,那说吧,你们想学什么”

    这个早就想好了

    大家嘻嘻一笑“学你那扮上”

    她们的心态和后世的追星女孩一样,带有一些买椟还珠的性质,欣赏热情十分高涨,但欣赏的角度却常常是舍本逐末,导致整个教学的过程也是完全的本末倒置。第二天,露生就带了行头包袱来四五个包儿,情知她们是玩闹的,要玩就玩痛快吧

    包袱打开的那一下,满屋子的争光耀眼。

    这是一个多么瑰丽幽深的世界,像芍药花开一样,喷吐着香气打开了。久在梨园的人是没有这种感受的,他们欣赏头面是另一种眼光,英雄看宝剑的心情,识货却内敛,想到的也不过是扮上之后上台的效果,远没有那一种外行人看热闹的心情来得震撼和激烈。姨太太们围拢过来,短暂地屏息,不禁啧啧称奇。

    “玉姐,这是你压箱底的好东西呀。”

    她们见过些世面,知道料子必定是好料子,宝石也都是真宝石,但它们复合起来,构成了一种有生命的存在。有一些是大起严妆,凛然生威的华艳;有一些则是娇花愁颤,光看衣服便已知道柔情似水;有一些朴素的,妙处都在做工上,素银锭子也是圆润生光,台下看不晓得为什么那么端庄,此时拿在手里一看、才知道原来雕花缝儿里都精致的;正的凤头桃、反的茨菇叶虽认不清,可是每一件都诉说故事,宛如宝石璀璨生辉,也是绫罗情丝万缕。它们柔软地堆叠在那里,自己就能娓娓道来,每一套皆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把它们穿戴起来,你简直能看见它们的期待,期待一双清灵妙目、期待一副宛转歌喉,期待一握盈盈腰身,把帕子拈起、把扇子摇动,把几百年的传奇吹拂起来,这些传奇就是它们的灵魂和精神,就是被我们称作文化和传承的东西,一种绵绵不绝的从容的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