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杭州银号-第2/2页





    罗荷听不懂对方说了什么,不由得满脸疑问的看向林蓓,林蓓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段话翻译给罗荷听,也用征询的目光投向李沐。

    李沐对着林蓓点点头,示意可以说给他听,罗荷听着林蓓的翻译,不由得微笑道:“这位先生说的银号,是不是就是银行啊?”

    李沐有些吃惊的看向罗荷,整个大明帝国,尚不知银行金融为何物的时候,罗荷却一副丝毫不奇怪的样子,仿佛面对着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事务。

    “在我们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开设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罗荷骄傲的道。

    其实银行很早在世界上就出现了,大明的银号和钱庄也具有部分的银行只能,但是荷兰于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确实是最著名的具有现代银行结构的银行之一,随后德国跟着建立了汉堡银行和纽伦堡银行,而中国具有成熟职能的近现代银行,直到太平天国时期,才开始逐渐在中华大地上出现。

    故而这位土生土长的阿姆斯特丹人,应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最有权威的银行家之一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荷兰人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自然也不是无能之辈,对别人先进的地方,李沐也自然乐意去学习。要说中国最终沦为任人欺辱的殖民地有什么自身因素的话,自以为是的天朝中心论绝对占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到了杭州银号门口,只见拿着银票和各种装钱的防水布袋的老百姓简直人山人海,连杭州府都出动了衙役维持秩序,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百姓,让李沐一时半会儿也无可奈何。

    “我们等一会儿吧。”李沐看着眼前的景象,只好邀请罗荷前往一处附近的酒楼,请他吃一顿地道的杭帮菜,罗荷想着有饭吃自然是高兴的很,只是在他眼里,对于大明的百姓这么热衷于存钱还是有些不能理解。

    在杭州西子楼的雅间内,罗荷听着李沐解释了杭州银号的功能,也不住的点头道:“不客气的说,其实杭州的这座银号已经是事实上的银行了。”罗荷顿了一下,有些疑惑地道:“只是贵国百姓存款之热情,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有这样庞大的储户来源,根本就不用担心储备金的问题。”

    “嘿嘿,是啊是啊,我们大明人比较爱好存钱。”稳定的小农经济体系,构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喜欢存钱的特性,好处是国家经济远比西方稳定,有点小灾小难的不至于让农民彻底破产,所以中国的朝代国运一般都在百年以上。

    坏处就是只存钱,不投资,很难发展壮大。

    不过随着开海通商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商人嗅到了大海带来的商机,一定会极大的促进海商的发展和新的资产阶级的形成。

    也许我们的革命,最终会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来的早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