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龙江船厂-第2/2页





    在这个时代,排水量两千的木质战船,绝对算得上是真正的艨艟巨舰,海上长城。

    “好,那我肯定要亲自去一趟南京了。”李沐点头道。

    四天后,龙江船厂。

    大明初年,龙江宝船厂的规模很大。其范围“东抵城濠,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

    后置宝船建造废止,龙江船厂转而改向建造小吨位的民用和部分战船,虽然规模小了很多,但是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龙江坞,还能造出2000料以上的船吗?”李沐看着身边的一个中年人道。

    朝廷在龙江船厂设有龙江提举司,当京中有任务派付船厂时,京中委派任务的部门就会派遣属官赴南京督造,不过现在没有朝廷任务,龙江船厂也会为一些江南的高门贵族建造民船和游船。

    “2000料?”龙江提举司的章提举已经年近五十了,在龙江船厂已经待了十五年,由于只是个举人出身,所以也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只好在这里一直管着这座不死不活的船厂。

    “回柱国,2000料以上,那可不叫福船,那可是大宝船了,自正统年间至今,一百多年了,咱大明都没造过这么大的船了。”章提举道。

    “那现在可还造的出来?”李沐问道:“银子的事儿我来办,你就说能不能造出我要的船来?”

    “柱国,怕是难,下官在这船厂十五年,老船工很早就不干了,这匠户脱不了籍,生活又没啥盼头,连上心造船的都很少了。”章提举无奈的说。

    大明这个户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奇葩,朱元璋打天下之后,把天下百姓按照工作定为不同的户籍,匠户者,世世代代做工匠,军户者,就世世代代去当兵。社会极度僵化,毫无流动性可言,效率自然一塌糊涂。

    工匠,军队都是地位低下的贱籍,优秀的工匠,反而不如种地的农民地位高,自然就没有人认真去研习手艺了。

    “带我去看看那些老船工吧。”李沐道,老船工,对于造船厂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龙江船厂只是勉力维持,那些年老体衰的船工又不能做力气活,大明又不要研究什么新型舰船,自然都被开革回家了。

    “柱国。。。这。。。”章提举有点迟疑的说。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那些船工所居住的地方,怕污了柱国的眼啊。”章提举有些难堪的说。

    “没事,去看看。”李沐坚持道。

    既然李沐要去,章提举自然不敢说不行,带着李沐和卫士们,七拐八拐的来到船厂边的一处荒地上,对李沐低声道:“柱国,到了,在那边。。。”

    在哪?李沐左看右看,虽然对这些船工的生活状况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还是没有看到哪怕周围有一座容身的小窝棚。

    “柱国,在那里。”章提举伸手指过去,李沐顺着他的目光一看,一艘孤零零的数百料的废弃商船歪歪斜斜的半陷在土里,应该是一艘被弃置的残次品,在船厂周围倒是很正常。

    “那是什么?广船?”李沐疑惑的说道。

    “柱国,那就是那些船工的屋子,就是那艘。。。那艘没人要的船。”章提举小声的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