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一生欣赏崇拜亚里士多德

    只有他才始终坚信

    宇宙一直存在

    于是他作为“不动的推动者”

    使人们彻悟

    我可以走向死亡

    而你们要走向生命

    31

    高山到行政学院学习已经有几个月了。这段时间他的心情是极度不安和痛苦的。就好像一个正在冲锋陷阵的勇士被命令下来休息,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和感情。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不想去寻找什么答案。他三十多年的生命历程已告诉他,不管自己受到怎样的挫折和被人忽略,不论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何,他始终会热爱自然、人类、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朋友,热爱父老乡亲,要把自己生命的每一个细胞、每一缕光阴都注入这种爱的因子,化为对宇宙的热爱。他仍然要用自己儿童时看小人书那样纯洁的心去透视世界的本质和形象。也因为这样,他的心中常揣着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那首《无常》的诗。

    我的生命之树,

    落叶纷纷。

    啊,五光十色令人眩晕的世界,

    你多么令人厌,

    你多么令人倦,

    你多么令人醉!

    今天还在燃烧的,

    转眼间,就熄灭。

    转眼间,风萧萧。

    在我褐色的坟墓上,

    母亲朝这个孩子,

    徐徐地弯下腰。

    我要再见一见她的眼睛,

    她的目光是我的星星,

    其余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一切都会死去,一切都乐于死去。

    唯独永恒的母亲常在,

    我们都由她而来,

    她那戏弄着的手指,

    在匆匆流动的空气中画着我的名字。

    因为这样的诗,会永远让“长大的孩子”心中有支自己的歌。这支歌,便是对孩子母亲、人类宇宙永恒不息的真爱。只有这种爱世界才会美好!

    清晨明媚的阳光泻进房间,高山像往日一样开始了晨读。他的书桌上摆满从书店买回的书,其中抢人眼的有《西方哲学名著摘要》、《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宋代理学三书随答》、《生存在环境中》、《大趋势》,还有时下人们喜欢读的杰克·凯普亚克写的长篇小说《在路上》。有评论家认为,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小说写得十分出色,是多年以前的凯普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主要的表述。《在路上》可以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及费·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为美国的经典作品,被视为探索个人自由主题和拷问“美国梦”承诺的小说。高山读书还有一个习惯,凡是碰到他认为重要的论述或者警言格句,都要做笔记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翻开他读过的书,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世界,书里的字里行间到处可见许多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读书符号。他的许多理论文章和诗歌,甚至小说都是在阅读时激发灵感而放下读书进入创作状态的,用他的话说,我是一个读书写书、写书读书、视书如命的地道的书虫。

    以下是高山做的一些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心中天地。

    尝试一下这样的心理实验:想象人类突然消失了,但所有的建筑物、道路、购物中心、工厂、汽车和其他现代文明的产物遗留了下来。然后呢?3~4个世纪后,建筑物倒塌,车辆生锈报废,植物重新长满田地、道路、停车场甚至建筑物,水、空气和土壤逐渐净化,濒危物种重新活跃,没有人类的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使我们明白人类面临的不是环境危机而是文明的危机。以下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1)人类出生率极高,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2)到那时资源枯竭和废物排放的程度可能会是现在的3倍甚至4倍;(3)废物的排放已使生物圈作用方式发生变化;(4)气候变迁和臭氧空调会降低生产率,破坏生态系统结构。而与此同时资源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将打击有意在将来进行投资的人们的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