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墙壁上的污点 大学毕业的苗家女子



    走出小饭馆,余申到铁县县城寻找旅馆。这是一座与内地无法相比的县城,只有一条稍显宽阔的大街,路面还是不知多少年前铺上的石块;街道两旁坐落着参差不齐的小商店、小饭馆、小旅馆,许多商店还保留着陈旧的门板式门脸;街道上的行人不多,商店的生意也极为惨淡,许多老板坐在里边打瞌睡。余申走过了几个小旅馆,都觉得既不干净又不安静,就一直沿街向前走,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城外的山坡上。他抬头远眺,只见县城四周都是青翠的高山,山下流淌着一溪绿水,山坡上稀稀拉拉地分布着一些掩映在苍松翠竹间的现代式楼房,与山下的县城彷佛是两个世界。看到这里,他想起了刚才在县城里没有看到一个县直机关,想到了人们常说的“穷庙富方丈”,苦笑着向前走,只走出了几步就发现了一座二层小楼的旅馆。他觉得这地方不错,上有青山,下有绿水,幽雅安静,是个远胜于县城内旅馆的好住处,就走了进去。

    旅馆内只有一对老夫妇坐在一楼的柜台后,看见余申进来,淡淡地询问:“住店啊?”

    “对头!”余申微笑着点点头,把马桶包拎到柜台上,要拿证件登记。

    “要住就在一楼随便挑屋子住吧,二楼起夜不方便。”老人冷冷地说着,并没拿出住宿登记本来。

    “不用登记?”余申诧异地问道。

    “登记啥子?十天半月也难得有个客人,没得人管。”

    “没得人住,开这旅馆有啥子用?”

    “儿子的主意。他在省城上班,说啥子过几年就会有好多人来这里旅游,这个店就是风水宝地了,谁晓得真假?”

    “您的儿子有远见啊。住一晚多少钱?”

    “借你的吉言了,房费就看着给吧,有就多给几块,没得钱就少给几块,反正我也不指望靠这过活,就是给儿子看门的。”

    “要得!”余申拎起马桶包要去选房间。

    “吃饭自己做。厨房在楼头上,里边有米有面有蔬菜。”老人再次叮咛。

    “晓得了。谢谢你们啦。”余申感激地说完,拎包走进了一个房间,拿出手机给省检察院领导打电话汇报了王婷事件,请求准予侦察,在获得领导批准后又提出了次日派法纪处的小苗来这里共同办案的要求,同样得到了批准。

    小苗是一个大学毕业的苗家女子,本名苗玉,既漂亮,又能干。因此,大家都亲昵地称她为小苗,叫来叫去,许多人都忘记了她的名字。余申让她来这里,却不是因为她聪明能干,是一种万不得已的选择。他虽然尚未到法纪处上班,可是对处里的情况还是熟悉的。院领导一直没有按照编制把这个处的人员配全,连个副处长也没给配备,还经常抽调处里的检察官到其他处室帮忙,使现在的处里只有包括余申在内的5个人。这5个人中,除了必须留下办公室主任高金生值班外,能干活的就只有苗玉、马云和刚从大学毕业的王飞了,而王飞还被借到办公室帮忙了。他明白,办理王婷这类案子,必须要有女同志参加,除了苗玉还能有谁呢?。

    打完电话,余申起身,准备出去,却听到了手机铃声,打开接听,原来是高金生询问他住处的。他把住处告诉高金生后,走出了旅店。他经过多次回忆在饭馆里听到的反映,除了能够说明王婷冤枉之外,再无其它重要价值。他决定到大街上转转,看看能不能从老百姓的街谈巷议中找到一点有破案价值的线索来。因此,他在大街上时而到旁边的台球桌边打上几杆,时而到小茶馆里喝上几杯清茶,时而……他像一个旅游者那样随意走动着,身心却不得安宁,耳朵在认真捕捉人们的议论声,眼睛在观察人们的表情和县城的环境,心里在寻思案件的突破口。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天的努力,他通过人们的议论,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并为如何侦破此案找到了一条线索。

    天黑之后,他在一个小饭馆吃了一碗蛋炒饭,转身到旁边的小商店里买了几盒糕点,出来走到一家门口敲门。他在白天已经从他人口中得知,这个院子就是王婷的家,家里只有她的老妈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