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英国之旅让莫亦非更多地了解了“她”,了解了那个寄居的灵魂,越了解他就越不由自主地被“她”深深吸引。

    沈意意并不吝啬与莫亦非分享她旅途中的感受,因为她实在是憋得太久了,新的世界里,她只能装小孩,装天真,装可爱,除了偶尔与陈微红Q聊以外,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如今,这个俊美的少年,实在是个很好的谈话对象,她所说的他居然都能够理解并回应,他的思想确实比实际年龄要深刻得多。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沈意意告诉他:“小时候,外公喜欢听交响乐,其中有一首,我印象最深——西敏寺的钟声。小小的我不知为什么认定西敏寺一定是在日本,每当樱花纷纷飘落的时节,敲响悠扬的钟声,一幅多么浪漫的画面。

    长大后才知道,西敏寺在英国,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幽暗沉闷压抑,一个安放历代英皇幽灵的地方,你不知道我有多失望。

    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宁可永远不要知道真相……”

    莫亦非笑了,“驼鸟心态。我猜,你有时候不太愿意面对现实,对不对?”

    看伦敦塔桥时,她笑语晏晏,“你知道吗,第一次看到塔桥时我多么激动啊,旅游当中最有趣又最无聊的一环就是——亲眼见证一下平日里在电视上图片上早已烂熟的景观。

    它们一朝真实地出现在眼前,那种激动,怎么形容呢?其实象圈圈叉叉时的高潮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象气球一样噗的一声就没了。

    真正能长留在心里的感觉,倒是在于不经意地四处闲晃时发现的平常景致。就象有一次,我独自在泰晤士河南岸的圣凯瑟琳船坞附近一带叫THEQUEENSWALK的河岸散步时的感受,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莫亦非点头,“我明白,记得有个女作家说过,欲只能寸进,爱却可以很深。亲眼见证那些著名景观就象欲,做过就算,真正用心去感受领略不同的景致和文化,才象爱,能长留心里。”

    沈意意不由得对这位男孩子刮目相看,他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明白自己对旅游的体会。

    去福尔摩斯的贝克街221号博物馆时,沈意意又笑,“尼泊尔是十步一座TEMPLE,英国是五步一个MUSENM。我小时候看福尔摩斯,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就着昏暗的灯光,突然,有一张很可怕的脸,紧帖在外层的玻璃窗上……吓死人了。不过你和我是不同时代的人,你们可能早就不看福尔摩斯了。”

    “什么叫做不同时代的人?”莫亦非似笑非笑地看她,“谁说我没看过福尔摩斯?”沈意意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在特拉法尔加广场,沈意意和莫家三兄弟坐在台阶上一边喝东西,一边到处看人,莫亦非看到沈意意很认真地在看什么,原来她在看一个黑人妹妹往脸上扑粉,莫亦非问她,“看什么那么好看?”

    沈意意回答,“黑人妹妹,她相当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再怎么扑粉,也不可能变白了……”

    又有一日,到科芬园看街头艺人表演,沈意意看到那个大型的旋转木马仍在,不由得一阵恍惚。

    上一次,是在阴雨霏霏的傍晚时分,欧子丰结束展览后赶了来,举着把伞,含笑站在灯火辉煌的旋转木马边等她,这次,是这个象日本漫画里的俊美男孩,站在阳光下的旋转木马边拿着冰淇淋等着她……

    莫亦荷和莫亦菁已经具有女人雏型,喜欢血拼,无论是衣服还是小玩意儿都要看要买,余鸿正好陪着她们到处看到处买,莫正杰带着莫家两小儿四处转,沈意意和莫亦非坐在露天咖啡座等着。

    沈意意又开讲,“女人的色心和男人虽然不能比,但是血拼之心倒是和男人的色心有得一拼,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据说男人一生中对性都充满兴趣,即使到了70岁也还性致不减,只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

    女人血拼之心也差不多,从小到老一直买买买,买衣服买配饰买包包买鞋……买到双眼发白,精尽身亡。不过你放心,和男人一样,休息一天,明天恢复过来,又是一尾活龙,又可以生龙活虎投入另一轮新的战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