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正确的世界-第2/3页





    韩天冰哈哈一笑,你们可能不知道,“洞塔族”讲的其实是汉语,但他们字却不是汉字。我之前研究过一些“洞塔”,基本和国古代的象形字一样,你看,韩天冰从口袋掏出金牌,给大家讲解了一下面字。

    温顾拿出无人机,想先放出去,看看地形。后来发现无人机的螺旋桨断掉了几个,叹了口气塞了回去。没有无人机,无法预料前面的路程,他说,不过,刚才我站在石头看了一下,发现不远处有一条河,人一般是泽水而居的,所以顺着河流走,应该能碰到人了。

    忽然,肖宁好像发现了什么,他看向温顾后面的石头,发现石头后面有个红色东西一闪,把他吓了一跳,他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下,发现石头周围什么都没有,于是嘟囔了一句,没当回事。

    大家在原地休息了一下,喝了点水,吃了点食物,向河边走去。

    顺着河流,他们一路走着,每个人都想着心事,没人说话。

    河流越来越宽,水声也越来越大。

    走着走着,肖宁看见河的对面有一条石子铺的小路,连忙拉住娜惠,叫她看向那边。

    娜惠的视力非常好,她聚起目光,看了一会说,石子路的尽头有一个村庄,里面一定有人居住,我们不如过去打听一下,说不定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明希看了看河水又看了看对岸,眉头皱了起来,这里的水虽然不深,但是河水很湍急,河面又较宽,走到对面十分困难。

    肖宁四下看了看,发现地有一个树桩,树桩绑着一个绳子。他走到树桩前,发现绳子一直延伸到水里。他抓起绳子用力往后一拉,绳子的另一头出现在对岸。

    娜惠看了眼,然后说,绳子被绑在对面的一棵树,但看不出来绑的结不结实。

    肖宁顺着河水望向游,然后回过头来,看向背后。

    河的这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紫色和蓝色,他走到紫色区域里,发现,这片区域都种着一种像甘蔗一样的植物,每根植物的杆结着许多地瓜大小的果实。

    肖宁摘下一个放到了鼻下一闻,一股香气沁入心扉。

    这里应该是对面村民的农田,肖宁走回来说,这根绳子看起来不像是村民过河用的,而是穿起渔的渔绳。

    渔?明希看向树桩。

    对,这边是农田,那边是村庄,村民每天都要过河劳作,如果只靠一根绳子来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所以,我们要过河不能靠这根绳子,它不会结实的,我们还得另找办法。肖宁说。

    要不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前面应该还有村庄,到时再问也不迟,赵楷模说。

    韩天冰看了看天空,摇了摇头,天快黑了,路又不熟悉,我们一路走到这里,大家都较疲倦,况且,我们的淡水和食物快消耗殆尽了,如果不尽快补充,估计挨不过后天了,今天必须在这个村里过夜。

    娜惠问肖宁,你看有什么办法。

    肖宁想了想说,河里既然有渔,那附近一定有渔船,我们分散在附近找找,应该可以找到过河的船只。

    大家点头称是,于是,分成了几组在岸边找起了船。

    明希这次执意要和娜惠分为一组,肖宁也没拦着。他心想,这家伙的事先放一边,等找到机会,把他口袋里的玻璃球给偷出来,到时他没有证据,不能暴露我们身份了。

    太阳开始落山,金黄色铺满了农田,田里的紫色与蓝色和金色的阳光交织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大家找的筋疲力尽,有些人走的太远,都快看不到人影了,但还没发现船只的身影。

    温顾走在肖宁后面,拖着脚步说道,你确认我们能找到船吗?这都找了两个多小时了,一只船的影子都没见到,要不我们换换思路吧,眼看这天要黑了,不能一直这样耗下去啊。

    肖宁心也很烦,他早在心里把娜惠骂了千万遍,刚才娜惠问他意见,明摆着是把球提给他。他也明白,八山乌这次给他的是实习任务,娜惠刚才那样做,是为了锻炼他的判断能力。

    温顾以前是个大少爷,长途跋涉的事很少经历,虽然在“倒门窥”锻炼过几年,但身体素质还是不行,所以一直在他的背后发着牢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