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言传身教



分配到郊区,还是远郊,不去也得去,报到那天韩为圣坐了短途火车,下车后等在站台,不多会儿有个老汉过来搭话,双方对话后帮着扛了行李,来到一个毛驴车旁,把行李放上,也让他坐上了驴车,他们赶往子弟校。

   ”大叔,学校远吗?”韩为圣问。

   ”得走四十多分钟吧,”老汉回。

   那个老汉也坐上驴车前部,用一个树条不住地轻抽驴屁股,那个牲口一路小慢跑,眼见进了山道之中,不过两侧山势不高,起伏平缓,落差很小。

   ”教导主任让我过来接到校任教的毕业生,”老汉说,”我昨天就接过去一个。”

   ”是教什么的?”

   ”数学,”老汉说,”你是教什么的?”

   ”英语。”

   ”子弟校还没有英语老师呢,”老汉说,”你没来之前都是由一个教语文的老师代教,她也是现学现卖,听学生说,发音常常发错,多亏你来了,学生能学到好的英语了。”

   ”学校总共有多少老师?”

   ”连小学带初中大概有十五六个的样子,”老汉说,”这几年来了好几个毕业生,有教物理的、教化学的、昨天那个教数学,你再教英语,就全了。这几年也走了好几个,他们都吃不了这里的苦。”

   山间道蜿蜒曲折,时陡时缓,绵延不断,好像永远也走不出山峦之中。

   ”大叔,”韩为圣有礼貌地说,”学校有宿舍吗?”

   ”有宿舍,但不是学校的,是场部的,”老汉说,”你暂时先住在队部,宿舍正在维修,一下来了好几个老师,住的地方还不够呢!”

   ”你也是学校后勤的?”

   ”不是,”老汉如实地说,”学校有什么拉运的活儿就找我,知会一声我就来了,都住在屯子里。”

   屯子里?韩为圣心里画魂,在他的印象里,屯子就是农村,她大姑家就住在农村,每年去给爷爷上坟,他和他哥会带着爸爸一起去,然后再到大姑家吃顿饭。

   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我去的怎么像是农村,要是农村,我这辈子就窝在那里不成?看了再说吧,韩为圣安慰自己,凡事要稳,即便他一再要按捺住自己的心绪,他还是不踏实了。

   子弟校是果树场下属的学校,算是场办公立学校,小学与初中混在一起,那是他不久就知道的,沿路韩为圣看着山景,因心情处于极度压抑只中,一点没有欣赏的心思。

   老汉没有把韩为圣送到学校,而是送到他们称作队部的大院,先把行李搬进屋里,又拉着他到学校驻地,长长的一趟红砖平房,从外墙能看出年代的久远,多处的砖都粉化,漏出缺口。

   平房中间位置有个木柱子,上面挂了一个空炮弹壳,当上下课敲钟用的。这幅情景,大有在某个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很古老又很落后。

   校长接待了他,介绍了一些学校的情况,韩为圣负责初一初二的英语课程,每天至少有一堂课,平均一周下来有十多节课,他接受了学校的课程安排。

   在学校各处转悠了一圈,韩为圣与教数学的刘旭东结伴去食堂,他住在一个老乡家,当晚食堂阿姨特意做了面条,还卧了一个鸡蛋,寓意一顺百顺。

   饭后韩为圣溜达回队部,屋里那个老爷爷在吃晚饭,见他进屋乐着招呼他坐在炕头,十月份的东北晚上已经很凉了。

   睡觉前那个老爷子给韩为圣烧了热水泡脚,在家里还没有过这个待遇,一时他被感动得不好意思,但老人说,他待着也没事,灶坑里填把火的事。

   之后他们就没再言语,当时韩为圣也不知该跟老人说什么,他心里一直在犯嘀咕,这个地方太落后了,简直和农村差不多,我不能在这里过一辈子,那样我将永无出头之日。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每日度日如年,早起、洗漱、吃饭、上班、教课、备课、批作业、下班、回宿舍、吃饭、睡觉,始终是这个过程,最令他欣慰的是周六下午可以坐车回市里的家,周一再早早回学校。

   日月如梭,一年见习期过了,在苦熬了一年后,韩为圣父亲托人把他办回了市里,改行进了一家工厂,他原本也可以回到中学母校任教,但是他果断拒绝了,原因是他不想因为学生惹他整日心情不悦,当年他当学生时可没少惹老师生气,他不想成为旧时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