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基层-第2/2页





    王玉兰终于战胜了一个回合,趾高气扬的看着耷拉着脑袋的媳妇,又看了看三儿子,老三一脸羞愧,王玉兰意思很明确离了娘你就是不行。

    李和走完父母两边亲戚,还是每家老人照例留了200块钱。

    王玉兰也不是不孝顺,只是老太太老爷子偏心儿子太紧,闺女跟捡的没两样,心有怨气,对这个钱不怎么情愿。

    李和还在发愁怎么兑现给老四的承若,找供销社上班的同学?

    初三的时候,何军来了,李和的自行车票算是有了着落。

    何军因为几遍支持大包干的文章,被划分进了改革派,有一篇文章进了省报,引起高度重视。

    县里领导班子还在讨论的时候,方集公社书记脑子一热心头一涌,当即表示支持何军这篇文章,带头开了先河,包产到户。

    日历掀了一张又一张,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一天比一天过得慢,一天比一天更沉重,成绩终是要揭晓的。

    结果去年产量全县第一,也是全县第一个超额完成交公粮任务的。

    全县引起了轩然大波。

    “你是说县里要调你到农业局,省里要你到参事室?“李和目瞪口呆,这个外挂开的有点大了,何军才30不到,正常来说,从干事到科级,算是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跟官搭上边。

    按规定,只要你好好“为人民服务”,3年就可以从科员升至副科级,再3年到正科级。

    “我还是最终听从组织安排,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意见。你脑子比我活”何军虽然谦虚,可还是掩饰不了意气风发。

    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到交心的地步,这话该怎么说还是要斟酌下,李和想了想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你的意思是让我进农委会?”何军见说完李和没反应,着急了,“我可是拿你当兄弟,这里的道道,你给我说说啊,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话说到这地步,李和也不掖着了,直接道“想想建国三十年,不管怎么闹腾,下来多少规定、多少文件,可这组织章程没变过,就是从基层做起。进参事室也就名声好听点,可没实权啊,上面婆婆又多,扯手扯脚,哪里轮到你做事。再说,进参事室也是笔杆子,耍笔杆子出身可不是好资历,再升能做到办公秘书就不错了。可农委会不一样,容易做成绩,又能凸显出你是务实派,机会多。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坚决不动摇。”

    何军一拍大腿,笑着道“你这么一分析我就明白了,今天找你是找对了。你要是有时间你去公社找我,我把自行车票给你,你要是没时间,就让你家老三区”

    李和笑着道“我只是旁观者清罢了,有时间我让老三过去拿”

    留着吃中午饭,何军都没乐意,火急火燎的回去细细琢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