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浅处无妨有卧龙-第2/4页





    李和张张嘴,沉浸回忆中的那点自我感动突然没了,只剩下无力感。

    被这样挂到半空,只得硬着头皮道“我们可以从普通朋友开始,既不影响学习,又不影响祖国建设”

    张婉婷噗嗤一笑,“哪有你这样的,你们今天没课吗?”

    “没课,你们下午不也没课吗,我请你吃饭午饭好不,就前面巷子门口,那老板我熟。”李和不得不再接再厉,追女仔电视上不都是约吃饭,约看电影,约逛街啥的,人家能这样能追成功,自己大概也没问题。

    张婉婷笑着摇摇头,道“谢谢你,李和同学,我同学还在食堂等我,我先走了,再见“

    李和喃喃的拜拜手,这老娘们真难伺候,奶奶个熊啊,自己都这么用心追了,这一定不是自己的锅,救救我吧,一把年纪了。

    苦逼悲情的浓浓dio丝情绪就不知不觉扑面而来了。

    坐在巷子口第一次来的老李家饭店,喝着闷酒,李和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你这算啥事,你们小年轻总有缘分,不要这么亏心,来整一个“饭店老板是个爽利人,看着李和喝闷酒,索性也就坐下陪李和整几盅。

    ”没事,兄弟,你这生意挺不错“李和喝的迷迷糊糊,直接就岔开了话题,伤心事有啥好说。

    老板叹口气,道”这条附近五六家了,哪里好做了。也只是开始好做点而已。现在赚不着钱,就瞎混混“

    李和瘪瘪嘴,还玩闷声发大财、财不露白这一套,就懒得顺这话说,”边玩去,咱俩又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你还我面前哭穷“

    有道是客不离货,财不露白,为世俗间最为浅显的道理,时代特色,不像以后赤果果的炫富。

    老板呵呵笑道”自然比不了你和苏明,你俩生意做得大了,那钱过手不跟淌水似得。你好歹在学校不露头,乖乖学生,没几个识得你。可苏明现在算是风光人了,就是我见面也要喊声明哥呢,经常也带人来我这捧场,我这生意他也照顾不少“

    李和听这有挑拨的意思,对这老板也就没啥好感了。只得继续碰了几杯酒,随性应付瞎扯几句,就不再理会了。

    接近年底,回城的知青越来越多了,大街小巷总能传来欢声笑语,但是不久之后,很多人感觉迷茫,因为解决不了工作问题。

    苏明这几天接待了不少发小、同学,现在手里有钱,也很场面,回来一个人喝一回酒,能帮忙的他都会尽量帮忙。他经历过这种慌张与无奈,心里更有体会。

    很多人解决不了工作,都出来做了小商贩,这些人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京城出现了各种小摊:有理发的、修鞋的、磨刀的、修理自行车的、卖饮料小吃和各种手工艺品或小商品的。有些地段,比如西单,只允许在晚上营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夜市。

    做的也大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营生,出现了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小贩嫁过去。”

    苏明有时再想,如果没有遇到李和,那自己是不是跟她们一样,也许他的人生不会有任何改变。

    苏明钱挣得多,但有时反而窝心,有的有工作的在路上见到他,他们都把头抬得很高,神气地仰着头不看苏明,苏明有时只得自我安慰,老子比你们有钱,你们咬我。

    苏明信李和那句话,将来有钱的就是大爷,这帮拿死工资的以后只有看我们喝酒吃肉的份。

    手表卖的很快,2000多个手表,基本没费神,就出去了一半,苏明急吼吼的催张先文回去拿货,可是也赶不及了,马上就过年了,一南一北跑来回可不是容易的,只能等到年后了。

    “明哥,你看咱们都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也就不懂事那会闹过不愉快,不能老拿以前的事不放,是不?”朱胖子倒是贴了脸面来找苏明,为了赚这手表钱不得不低声下气,他能不着急吗,干瞪眼看别人挣钱,都炒到五六十块钱一只了,而且只有苏明有货。

    苏明靠在椅子上,猛拔一口烟,“嘿,猪大肠,你上次堵我,把老子打的那么惨,你咋不说这话?合着,你说话腰不疼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