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奴隶贸易后的大明



时间转瞬即逝,眨眼间就是半月时间。 

 应天府,上书房内。 

 朱元璋正在和刘伯温等人正在处理政务,随着开海的进行的,大明的财政收入可以说是日益陡增。 

 尤其是市舶司在上沪县开办之后,收取的税收只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光是一天的出海收取的贸易税,现在就有一万多两银子,一年就是三百多万两白银,这个数值都快超过以往大明一年的国库收入。 

 这些时日,朱元璋在得知市舶司的收入之后,每天乐呵的嘴都合不拢。 

 除此之外,还有倭岛之上的倭人奴隶贸易计划,即便是朝中文官反对声音颇多,尤其是刘伯温,觉得如此实在是有伤天和,想要劝朱元璋取消这个奴隶贸易。 

 不过朱元璋从李进口中,早就了解了整个奴隶贸易计划的利润,还有倭岛的人口正好用来充实大明的人口空缺。 

 毕竟现在虽然大明已经建立,可仍旧是人口稀缺,常年的战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恢复的。 

 可若是能让大明的男人,每个男人都能娶上三到四个倭岛娘们,让这些娘们给大明男人生孩子,那大明想必用不了二十年,就能恢复往日的盛世之景。 

 再加上徐达蓝玉朱棣等一众武将的支持,奴隶贸易不仅没有取消,反而是在大明沿海地区大行其道。 

 尤其是从上沪县出发的商队,基本上每个商队都会带上一两支捕奴队,只要有胆子出海的商人,有哪个是傻子? 

 奴隶贸易这种利益巨大的活计,傻子才不干? 

 要知道倭岛上的武装势力,早就被大明朝廷大军给剿灭,剩下的那些地方武装,根本不值一提。 

 此去抓捕倭奴,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无本买卖,而且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 

 在倭岛之上,大明百姓就是一等公民,而倭人就是二等,三等甚至是最下等的奴隶,怎么可能对大明造成任何威胁? 

 因此,在李进治理合浦县的这些天里,一批又一批的捕奴船,来往于大明与倭岛,成千上万的倭奴,被贩卖到大明。 

 这些奴隶,正如李进和朱元璋的设想一样。 

 男人全部沦为劳丁,负责修建码头,港口,高速公路,疏通运河,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反正哪里需要劳力,哪里就能出现这些奴隶的身影。 

 至于女子,则是被大明的男子购买,充当为生育机器,为大明的人口增长添砖加瓦。 

 当然,倭岛之人也有敢于起兵反抗的,只是数万海军被朱元璋安置在倭岛,有着火器以及巨舰的加成,大明海军可以在一天之内,赶到倭岛的每一个角落,这也彻底杜绝了倭岛造反的希望。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倭岛,以及倭岛之上的倭人,被大肆捕捉,倭岛之上的血脉,迟早就只会剩下汉人这一个种族。 

 至于倭族这一个民族,必然是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就如同当年西方的洋人入侵美洲大陆一般,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迁移到北美大陆,原住民印第安人从最昌盛的几千万人,到最后只剩下几万人苟延残喘。 

 人数足足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九,如果不是后来北美禁止了印第安人的捕杀令,只怕那百分之一的印第安人也要亡国灭种。 

 如今倭岛的情形和印第安人,是何等的相像? 

 只是大明在李进的推动下,可不会留下百分之一的倭族,这种卑劣的民族,根本就没有存活下去的必要。 

 在奴隶贸易的影响之下,大明的人力也变得廉价起来,与此同时,降下来的还有粮价。 

 毕竟在这些奴隶没日没夜开荒之下,大明的粮食明年肯定是要暴涨的,而且这些奴隶吃的少,干得多,简直比畜生还要畜生。 

 只要是粮商,都能看得出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明的粮价都会变得无比的便宜。 

 这可让大明的百姓高兴坏了,虽然粮价跌了,对以农为主的大明百姓也不友好,但是随着开海的进行,大明的手工业却也在悄然的发展。 

 尤其是从上沪县传出来的各种技术,被朱元璋大力的推广出去,这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进入工厂工作,从而获得更加高额的报酬。 

 粮价降低了,自己的收入变高了,大明的百姓自然家家有余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