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顶尖谋士,刘伯温的计划



刘伯温听完李进的局势分析之后,说道:

 “为何不与北朝的足利家,也结盟呢?”

 朱标先蒙了,说道:

 “刘先生,咱们现在已经和南朝签订合约了啊。”

 “若是再与北朝联盟,是不是有些违背道义?”

 “而且若是让北朝和南朝同时知道,我们与对方结盟,只怕这两方会同时来对付我们。”

 朱标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而李进却是低头皱眉,若有所思。

 刘伯温却是风轻云淡的开口解释道:

 “首先,我听李大人所言,南朝和北朝已经是水火不容,不太可能会互通消息。”

 “其次,即便这两方联手,也只是面和心不和,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最后,我们可以不用和北朝签订什么条约,只是告诉他们,若是能拿回所谓的倭岛三神器,我们就答应和他们结盟,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

 “如今南朝虽然与我们签订和约,但是他们却是希望我们与北朝交战,这才答应将山阴省租借给我们。”

 “既然是相互利用,为什么不直接挑起南朝北朝大战?”

 “等到南北两朝精疲力尽之时,就是我们大明出兵之日。”

 李进听到刘伯温的解释,眼睛不禁一亮,而后击掌笑道:

 “妙,实在是太妙了。”

 “刘先生此举真的是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朋友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

 “无论南朝还是北朝,最终都只会倒在我们大明的脚下,何必太在意他们的死活。”

 “我这就去将北朝足利家的使者给叫来。”

 刘伯温见李进这么着急,赶忙出手阻止道:

 “李大人,切莫着急,老夫还没说完。”

 “李大人与北朝足利家达成协议之后,可以再派人通知南朝,告诉他们,北朝足利家打算抢夺他们的三神器。”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南朝和北朝打起来。”

 “如今李大人既然打算从朝鲜作为中转站,这段时间就应该把精力放在石见国和登州以及釜山一线。”

 “等到后勤工作全部做完之后,咱们大明与石见之间的联系能够畅通无阻之后,就可以出来收拾残局。”

 李进再次感受到眼前这位刘先生的厉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做事情滴水不漏,不给对方一点机会,同时下手又能招招致命,专朝对方要害下手。

 稳准狠,厉害,真是厉害。

 李进躬身朝刘先生行了一礼,说道:

 “先生大才。”

 “不知是否还有其他要交代的?”

 刘先生摇了摇头,说道:

 “倭岛之事结束之前,老夫会跟着徐大帅一起,不会离开。”

 “若是有什么变故发生,可以来城主府找老夫。”

 刘伯温一身清风道骨,面容含笑,右手轻轻抚须,看上去好似高深莫测。

 李进拱了拱手,而后转身离开,前往驿站。

 朱标这一次却是没有跟上李进,而是在李进走后,激动的问道:

 “刘大人,你怎么也来了?”

 刘伯温刚才的仙风道骨瞬间破防,脸色也垮了下来,说道:

 “还不是你父皇放心不下你。”

 “再加上皇上对于倭岛越来越上心,担心会出现什么岔子。”

 “毕竟在倭岛之上,马上就要聚集十万大明雄兵了。”

 “若是出了岔子,只怕大明都要元气大伤。”

 “如今是皇上对于海外的一种尝试,若是成功,则大明日后将会对海外有着不同寻常的方针。”

 “倭岛容不得失误,只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前来。”

 “这海上真不是人呆的,给我吐得晕头转向。”

 “李进打算开辟登州釜山一线,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朱标听到刘伯温的抱怨,会心一笑。

 虽然刘伯温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但是朱标知道刘伯温对于大明的感情,如今倭岛对于大明的未来,不言而喻。

 这才是刘伯温到来的原因。

 朱标仔细想想,倭岛之上已经是纠集了大明最顶尖的一批人。

 大明万里长城的徐达,朱元璋的智囊刘伯温,再加上自己这位大明储君。

 还有汤和,蓝玉,朱棣,李进等人,可以说是群星荟萃。

 如果连他们这些人都拿不下倭岛,那就说明倭岛注定不是大明所有,日后大明也将继续执行禁海令。

 刘伯温在抱怨之后,开始和朱标和徐达诉说起如今朝中的形势,以及来之前朱元璋所交代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