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银子不能乱挖,要不然会通货膨胀



几千名骑兵汹涌朝石见城奔来,让原本震惊的倭人全都有些畏惧,不明白大明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可是就连李进都有些纳闷,原本不是只有两项军事演习吗?

 怎么又出来一项?难道是有什么意外之喜?

 李进下意识的看向城下的蓝玉,但是蓝玉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什么情况?

 反而是神色有些凝重的下令大明海军戒严,防止被人袭击。

 好在没过多久,蓝玉就看清楚前方领兵之人,正是汤和还有太子朱标。

 蓝玉赶忙让手下解除警备,省的擦枪走火,出现什么意外。

 原来,朱标在下船之后,就乘坐马匹,马不停蹄的朝石见城这边赶来,想要尽快见到李进,然后去看看那个所谓的石见银山。

 李进也看清了来人,心中了然,这就是徐达昨日所说的援军。

 不过汤和是援军将领,那么老黄的儿子,那就是特使了。

 不得不说,老黄一家的确是勋戚显贵,居然能得朱元璋如此赏识。

 李进知道了前因后果,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再和田上次郎虚与委蛇下去,直接说道:

 “这是我们大明的精锐骑兵,田上君不必惊慌。”

 “既然如今的军演已经结束,田上君就尽快回返吧,我们皇帝陛下还在等着贵天皇的答复。”

 “希望咱们下一次见面,仍旧还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要知道我们大明对待朋友,就好似春天一般温暖,但是对于敌人,我们就会像是冬天一般寒冷。”

 “田上君也不希望吃上我们大明火铳的枪子吧?”

 李进带着半微笑半威胁的话,让田上次郎汗流浃背,连连点头承诺,绝不敢成为大明的敌人。

 见状,李进心满意足的放过了田上次郎,让他先回去劝说醍醐天皇,至于醍醐天皇到底会不会答应,李进却是并不担心。

 毕竟如今刀子在李进手中,即便醍醐天皇不答应,还有一个备胎足利家。

 自己手中可是还有两名足利家的家臣握在手中,想要联络足利家,简直是易如反掌。

 等到田上次郎离开之后,李进就走下城墙,迈步来到了蓝玉面前,此时汤和和朱标已经下马,相互之间兴奋的交谈着。

 “诸位从大明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李进来到几人面前,直接开口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移步城主府,咱们再好好交谈?”

 “正有此意。”

 朱标眸中精光闪烁,而后说道:

 “永昌侯,身后的这些骑兵请帮忙妥善安顿好。”

 “港口处还是有七千士卒,也请永昌候帮忙安顿。”

 “殿...特使放心,此事交给我就行。”

 蓝玉拍了拍胸脯,一口应下。

 随后朱标和汤和跟着李进,缓缓朝城中的城主府走去。

 汤和再次见到李进,只觉得李进好似变得更加精瘦干练,气质也越发的锋锐,好似一把完全出鞘的长刀,锐不可当。

 看样子这些时日,李进在军中打磨的时间比较长,要不然不会有如此浓郁的兵锋之气。

 怪不得李进能出海干出好大一番事业,汤和心中暗暗想到,此人虽然年轻,但是却不容小窥。

 朱标见到李进则是显得十分高兴,在朱标心中,李进一直都是一个能臣干将。

 不仅能治民,还能治军,实在是不可多得文武全才。

 所有朱标从来都不惮于表达对李进的欣赏,周围的人基本上也全都知道。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马皇后以及一些朱标的近臣都能从朱标口中,竟然提到李进。

 如今在异国他乡见到李进,朱标心中有许多的疑惑,想要请教李进。

 不过在路上不是说话的时候,朱标只能憋在肚子里,等到城主府,再行询问。

 三人随即交谈,很快就从城门口来到了石见城的城主府。

 徐达则是早就在门口等候,看样子有人提前通知了徐达。

 “见过钦差大人。”

 徐达微微躬身,表达对朱标的尊重。

 朱标则是赶忙上前,扶起徐达,而后感慨的说道:

 “远渡重洋,征剿倭岛,征服石见城,魏国公实乃劳苦功高。”

 “不敢。”

 徐达微微拱手。

 等到走进城主府,来到客厅,朱标则从袖筒中拿出一张圣旨,大声说道:

 “李进,徐达听旨。”

 李进和徐达精神一振,而后赶忙拜下领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