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自古以来,哪有什么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初汉朝强盛之时,南匈奴请求归附,是汉武接纳了南匈奴,给予他们庇护。”

 “他们这才有了喘息之机,开始在汉朝的边境繁衍生息。”

 “汉武就是用宋大人口中所说的仁义,宽容去对待这些异族,那么这些异族知道礼仪了吗?”

 “他们知道了,南匈奴的单于刘渊,博学多才,通晓五经,宋大人敢说他不懂礼仪吗?”

 “结果如何呢?”

 “当汉人势力削弱时,当华夏民族不再强盛时,第一个向汉人举起屠刀的就是这个刘渊。”

 李进声音震耳发聩,逼视着宋濂的眼睛,质问道:

 “这难道就是宋大人所说的教诲吗?”

 “从汉武到西晋,几百年的时间,难道还不够教化这些异族?”

 “可到最后呢?当汉人的刀子不够锋利时,这些被教化的异族,却是第一个举起刀子砍向汉人的种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汉人的老祖宗经过多少血泪史,凝聚出来的一句真理。”

 “匈奴如是,吐蕃,契丹,女真甚至蒙古亦如是。”

 “从来没有所谓的教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看重的是实力,是刀子。”

 “只有你的刀子够快够狠,这些小国才会服你,只有我们握着刀子,才会有宋大人这么天真的人,整天嚷嚷着仁义。”

 “国家的尊严,从来都在剑锋之上,而不是在宋大人的嘴上。”

 “我说的对吗?宋大人?”

 宋濂此时脸色憋得通红,他被李进给怼的无话可说。

 没办法,李进说的有理有据,直接拿出五胡乱华之事说起,宋濂也无法反驳。

 毕竟五胡乱华是华夏民族永远的痛,也彻底验证了老祖宗的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话。

 儒家搞出来的那套仁义礼智信,教化国人还可以,拿到国际交往中,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李进作为后世被信息化熏陶了几十年的穿越者,自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哪里有什么外交?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李进还想再加一句,大明的国土面积,也应该在自己大炮的射程之内。

 “你...你....”

 宋濂一连说了好几个你,却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宋大人就别你的,作为礼部尚书,对待外国使臣,却只会一味的忍让。”

 李进的话还没说完,继续打击着宋濂,说道:

 “在下看宋大人还是不要当什么礼部尚书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告老回家,还能趁着身子骨强健,多为大明教导几位贤才。”

 “若是让宋大人继续呆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恐怕大明日后都要被宋大人给卖出去。”

 李进这句话其实也是在救宋濂,毕竟在十几年后,宋濂一直在朝堂之上。

 却因为如此,被牵连进蓝玉案中,最终虽然朱元璋没有杀宋濂的,但是却把宋濂发配到云南。

 最终,宋濂在前往云南的路上病逝,死后一张草席草草下葬,可谓是令人唏嘘。

 若是这个时候,告老还乡,说不定日后就能躲过朱元璋的清算,至少能安享晚年。

 毕竟宋濂也已经一把年纪,经不起折腾了。

 但是宋濂却不这样任务,他觉得李进这是在侮辱他,在说自己卖国求荣。

 急火攻心之下,一张苍老的脸上,顿时血红一片,而后一口逆血被宋濂喷了出来,直挺挺的躺了下去。

 李进见状,顿时被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老头居然在自己面前吐血昏倒。

 不禁赶忙朝门外的锦衣卫大吼道:

 “快去叫大夫。”

 “宋大人,你可不能死啊,我也只是随口一说,你可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后世的一句话:

 即便你再能打,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跪在我面前,哭着求着,让我不要死?

 这句话非常贴合李进现在的处境,因为口嗨把宋濂给气死,到时候只怕他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这宋濂是大明的文坛泰斗,同时还是朱标的老师,若是真的挂了,只怕李进会被天下读书人给喷死。

 不止如此,太子也不会放过他。

 李进见此事的宋濂面如金纸,呼吸微弱,进的气还没有出得气多。

 没办法,李进只能把后世学到的急救办法,心肺复苏先给宋濂来上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