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占领龙牙门,兵临马六甲



上书房内。

 朱元璋眼睛微眯,眸子中带着淡淡的寒意,而底下的胡惟庸则是若无其事,老神在在。

 “皇上,臣以为如今咱们大明对开海的准备,还不够充分。”

 胡惟庸继续说着自己的观点。

 “如今虽然魏国公率领的海军,取得了一两场胜利。”

 “但是在浙江海域,还是有着许多倭寇盘踞。”

 “而且倭寇的来源,倭岛等地还有着许多倭寇,在倭岛没有平定之前,臣以为都不能进行开海。”

 “若是开海,还应该划出通商口岸,要不然如果沿海地区的城市,都能出海,只怕会引起混乱,不好管辖。”

 “臣以为可以先划定区域,而后在该区域之内设立市舶司,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开海。”

 胡惟庸知道朱元璋想要开海,从徐达成立海军,以及出海作战,连战连胜,就能知道朱元璋的意思。

 但是现在开海,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大明的海岸线十分辽阔,若是如今放开海禁,则沿海的百姓就可能蜂拥出海,导致土地荒芜。

 再加上自己淮西集团还没有在出海的问题上布局,若是现在开放海禁,淮西集团肯定会措手不及。

 还是等待一段时间,再开放海禁,才是好事。

 朱元璋听完胡惟庸的话后,眼神之中寒意缓缓消散,而后开口道:

 “开海之事,事关重大,在咱没有宣布开海之前,不准外传,听到了吗?”

 “遵旨。”

 胡惟庸躬身应答。

 “你且先下去吧,等到那些海盗俘虏被押送回京之后,你再去找徐达交接。”

 朱元璋摆了摆手,让胡惟庸先行退下。

 等到胡惟庸离开之后,朱标满脸疑惑的朝朱元璋询问道:

 “父皇,您真的打算开海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前几天,咱一直在看前朝以及宋朝的海志。”

 “看完这些关于海贸的记录,咱觉得大明不能关闭海岸,而是应该和宋朝以及前朝一样,开放海禁。”

 “利用海岸,收取税赋,同时也能将财富从海外吸取到大明,一举双得。”

 “前朝统治者之所以能穷奢极欲,就是因为福建以及广东的通商口岸。”

 “宋朝能以一隅之地养出百万大军,也是因为这些通商口岸。”

 “咱虽然不穷奢极欲,但是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穷困,若是能开放通商口岸,充实国库。”

 “那么咱就能用这些钱,救济百姓,北伐草原,平定四方。”

 朱元璋的话威武霸气,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标在一旁也是点头赞同,而后继续问道:

 “父皇,为什么不让李进留在福州,担任福州知府呢?”

 “若是李进担任福州知府,福州必然会迅速恢复,而且日后将福州作为通商口岸,岂不是更加方便?”

 朱元璋答道:

 “如今倭寇还未彻底平定,李进怎么能在福州耽误时间?”

 “正如刚才胡惟庸所说,浙江的倭寇,还未彻底平定。”

 “倭岛的倭寇,更是还没有征服,咱还需要李进手下的海军,为咱平定倭寇。”

 “而且,他给咱成立的东印度商会,承诺的倭寇大银矿,还没有给咱拿下。”

 “接下来一切还是以出海为重,而这都是以平定倭寇,征服倭岛为前提的。”

 朱标这才知道,原来朱元璋是希望李进继续在上沪县,帮忙剿灭倭寇,以及随后的征服倭岛。

 “可是父皇,上沪县如今也才两万海军,想要征服倭岛,只怕有些困难吧?”

 “前些日子,咱不是让李进又重新招募一万海军吗?”

 朱元璋提醒道:

 “三万海军,再加上徐达和蓝玉,应该是够了的。”

 朱标这才想起,李进在南下福建之前,让蓝玉去义乌又重新招募士兵去了。

 想必此时,蓝玉应该已经招募的差不多了。

 ....

 义乌县。

 明明是冬天,却有一群龙精虎猛的汉子,正在光着膀子绕着义乌县的县城进行奔跑。

 而蓝玉则是包裹的像个粽子一般,站在义乌的城墙之上,炯炯有神的看着底下奔跑的义乌壮丁。

 蓝玉遵从李进的嘱咐,前来义乌县招募海军。

 开出的条件甚为优厚,导致吸引义乌县的百姓纷纷前来报名,应征入伍。

 由于报名的百姓实在太多,蓝玉只能筛选出最为强壮的汉子,参加海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