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拍卖正式开始!



“惟庸,皇后已经从上沪县返回了。”

 当马皇后从上沪县回来之后,朱元璋再次叫来胡惟庸,跟他商量银子之事。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定下来六十万的价格,购买修建公路的原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万个倭奴,以及技术纯熟修建高速公路的技师。”

 “所有东西算上一起六十万,你觉得如何?”

 胡惟庸在心中默默估算了一下,觉得还是有些贵了,拱手说道:

 “启禀皇上,这个价格能否再低一点??”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

 “已经是最低价了,最开始的价格是一百万。”

 “但是皇后据理力争,才讲到了六十万,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了。”

 “主要是他提供的这个技师,可以全程指导你来修建高速公路。”

 “哪怕是日后高速公路出现其他问题,技师也会出现,帮你们解决问题。”

 胡惟庸听到这,就知道这个价格,已经是谈不下去了,只能无奈道:

 “既如此,那就定下这个价格吧。”

 “待明日,我就安排人开始进行招标。”

 “这次招标,银子的总数目就算作六十万两银子。”

 “六十万两?”

 朱元璋眉毛一挑,问道:

 “你好像没有把每日劳工吃饭的粮食花费,给算上去。”

 “而且,等到日后农时过去,还要雇用百姓,这又是一笔银子。”

 “六十万两怎么可能够?”

 胡惟庸傻眼了,没想到皇上竟然真的打算一文钱都不出,就要拿走高速公路五成的股权。

 他还以为雇用百姓,以及每日劳工吃饭损耗的粮食,要由户部提供呢!

 “臣糊涂了。”

 胡惟庸脑筋转的很快,眼看情形不对,立马改口道:

 “竟然把每日要损耗的粮食给忘记了。”

 “臣觉得如果加上这些,那就要把招募的银子增加到一百万。”

 “皇上觉得是否足够。”

 朱元璋听到这个数字,满意的点了点头,但是嘴上却还是说道:

 “此事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不用问咱。”

 “事情要加快速度,等到你的银子到位之后,奴隶以及技师还有材料,才能迅速到位。”

 “臣敢不尽力?”

 胡惟庸拱手离开上书房。

 朱标等到胡惟庸走后,朝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父皇,为什么给劳工吃的粮食,咱们不让户部提供呢?”

 “毕竟粮食而已,咱们大明最近几年还算的上国泰民安,年年丰收。”

 “应该完全支付的起这么多粮食。”

 朱元璋脸色平静,回答道:

 “粮食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挪动。”

 “既然当初决定使用士绅的银子,来修建高速公路,那么就没有必要让朝廷插手。”

 “咱们负责把这笔银子,落实到高速公路之上,就算是成功了。”

 “至于粮食,以后无论是北伐草原,还是近期李进出征倭寇,都少不了粮食。”

 “咱们要握紧粮食,这样才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朱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想到了李进准备出海的计划,呢喃道:

 “不知道李进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

 第二天,应天府的士绅们,就收到一个消息。

 高速公路的招标,就要开始了。

 所有士绅此刻都是振奋不已,毕竟自从收到消息,赶到应天城,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而这么长时间,只是听说皇上的确要建设高速公路。

 并且就是从应天府出发的高速公路,直达松江府,除此之外,却是没有收到其他任何消息。

 没有具体的招标日期,也没有到底要招标多少银子的标注。

 士绅们只能在应天府住下,不断打探消息。

 毕竟这是一场惠及后世子孙的项目,他们不可能放弃,有些不远千里来到应天城的士绅,更是携带了大量的现银。

 为的就是能够抢到更多的高速公路的股份,留给后世子孙当作传家宝。

 现在终于是把投标的具体消息给盼来了。

 具体投标时间就是明日,而确定的投标数目就是一百万两白银。

 每个股份为一千两白银,一共一千两,当然这是拍卖的低价,到了当天是价高者得。

 随着消息的传开,士绅们也开始了积极行动。

 他们要不就是三五成群,想要集中财力,这样能够在拍卖中获取到大量的优势。

 要不就是不断朝身旁的亲朋好友借钱,想要借到更多的银子,以此确保自己的银子足够拍下高速公路的股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