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不生李大人,大明官道万古如长夜



在返回金陵的路上,朱标不断在和朱元璋讨论着李进的所作所为。

 “正如父皇所说,李进此人既然如此剑走偏锋,不如将他贬职,从底层做起?”

 “也好再磨炼磨炼他的性子?”

 朱标试探性的朝朱元璋询问道。

 朱元璋对李进的评价就是双刃剑,既然如此,那还是不够稳重,喜欢行险。

 朱标觉得李进还是缺乏磨炼,这样日后才能成就大器。

 但是朱元璋却是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

 “不,咱不仅不贬谪他,咱还要提拔他,让他进京入职。”

 “这是为何?”

 朱标闻言,表情十分的疑惑。

 刚刚明明对李进不甚满意,现在竟然不降反升,朱标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朱元璋出言解释道:

 “标儿,人与人不一样。”

 “如果是其他年轻人,做事浮躁,那的确可以让他下底层,去磨炼几年,说不定能去除浮华。”

 “但是李进不一样,李进这种人骨子里就属于天马行空的人,即便是在最底层,他依旧不会改变他的性子。”

 “他天生就是这种人,在咱们看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事情,却让他干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而且现在朝堂的局势,云谲波诡。”

 “李善长与刘伯温争斗已经日渐激烈,就连父皇有时候都会看不清局势。”

 “既然如此,那就把李进这个混账放进来,让这个局面更乱一点。”

 “父皇,这是为何?”

 朱标显然不明白朱元璋的帝王之术,对朱元璋的做法也不认同。

 “如果朝堂混乱,那又如何施政?这样对父皇和百姓都没好处,父皇为何还要如此?”

 “标儿啊,你这就不懂了。”

 朱元璋开始意味深长的教导朱标,希望能将自己的一身帝王之术,全部教给自己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

 “混乱只要被控制一定范围之内,就不会出现问题。”

 “相反,只有让这些朝臣相互争斗,他们就没有精力对付咱们。”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彻底掌控朝堂。”

 朱标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虽然他对这些还不是很懂,但是不耽误他把这些话给记在心里。

 “好了,这些事情咱们就先不说了。”

 “等到了京城,就立刻传旨,让李进将义乌的事情交接好,就让他来京城任职吧。”

 毕竟是刚刚升职,如果再让李进再升职,百官只怕会有意见。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着李进进京任职,在将义乌县事情安排完毕后,即刻进京,不得有误。”

 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在义乌县县衙处响起。

 此刻李进身穿御史官袍,带领着义乌县大小官员,出来接旨。

 没想到没来多久,就又要被调任,李进感觉最近有些中邪,怎么刚安稳下来,准备捞钱就出这种事?

 虽然疑惑,但是李进还是站起来接旨。

 在偷偷塞给小太监十两银子后,李进向小太监问道:

 “公公可知,皇上为何这么着急将我召回京城?”

 小太监不着痕迹的将银子收起来后,小声道:

 “皇上听闻义乌县救灾不错,效果挺好,皇上打算把你调到京城重用。”

 李进听后,却是眉头一皱,不知道谁把义乌县的情况给泄露出去。

 但是既然圣旨已经下来,这种事情也已经无可挽回。

 在送走小太监之后,李进的府衙就被灾民给围了起来。

 “大人,您不能走啊!”

 “是啊,大人,您得为我们做主啊!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大人,您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啊!”

 旁边的义乌县县令赵大海看到这副场景,脸色难看,对李进说道:

 “大人,您看这怎么处理?”

 李进脸色一板:

 “这种刁民,赶紧给我轰走,我管他们死活?”

 “本官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管他们。”

 “让齐博,孙芳都赶紧过来,把剩下的事情交代好,本官就要走了。”

 “你们这些刁民,赶紧回去干活,在这里聚集干什么?”

 “工地上的活都干完了吗?你们这是想偷懒吗?小心本官罚你们今天没饭吃。”

 “大人还是咱们那个青天大老爷,还担心咱们没饭吃。”

 “是啊,大人就算是要走,还在关心着咱们老百姓。”

 李进有些无语,说道:

 “我真是服了你们这些老六。”

 “去,把齐博,孙芳给我叫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