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清高,你了不起,拿我的钱去赈灾



红袖坊。

 李进头疼的看着朱元璋,知道朱元璋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喜欢搞皇上那一套。

 不过这次李进实在没有心情跟朱元璋掰扯,上次是为了狠狠的宰朱元璋一刀。

 这次无利可图,李进实在不想跟朱元璋多费口舌。

 “这些乃是官府的事情,黄老爷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那就等我下次再请黄老爷吃饭吧。”

 “我们还有其他事情要谈,就请黄老爷先离开吧。”

 朱元璋听到李进竟然要赶自己走,更是怒不可遏,说道:

 “咱身为皇亲国戚,看到城外百姓食不果腹,自当为民做主。”

 “如果今天你们不给咱一个交代,咱绝对会向皇上禀报,让皇上把你们全部都给抓起来。”

 此话一出,身旁的几名官员被吓得全都是面如土色。

 李进无奈的看着进来搅局的朱元璋,知道今天如果不给这人说明白,只怕他还真的会上达天庭。

 李进朝左右使了一个眼神,让他们先退下。

 这几人也是不想再跟朱元璋待在一起,急忙站起身,将各自身后的箱子抱起,就赶忙跑出了房间。

 朱元璋看那些人抱着的箱子甚是可疑,也朝身旁的毛骧使了一个眼色,让他下去查查里面是什么。

 一瞬间,房间内只剩下李进和朱元璋朱标父子三人。

 “老爷子,说吧,这次你又想干什么?”

 “你说你一个皇亲国戚,好好赚点银子养老不好吗?为啥非要参合官场上的事情?”

 朱元璋说起这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吼道:

 “你们这群狗官,干的都是什么事?”

 “咱问问你,你们在这里大鱼大肉,灾民却在城里喝着麸糠,吃着草料,你怎么能吃的下?”

 “那些东西是给人吃的吗?李进,你难道不知道那是给畜生吃的东西吗?”

 朱元璋说到最后,眼睛瞪大,一道道血丝缓缓的爬上眼珠,看上去极为骇人。

 李进则是用毛巾抹了抹嘴,说道:

 “我当然知道那是给畜生吃的东西。”

 “那你难道就不自惭形秽,就不觉得愧对百姓吗?”

 “恰恰相反,我深感欣慰。将粮食全部卖掉,买来麸糠和草料,正是我的主意。”

 李进说完,还得意的伸出手指,朝自己一指。

 朱元璋直接拍案而起,怒吼道:

 “狗官,你真是个狗官。”

 “皇上让你来赈灾,你就是这样赈济灾民的?你对得起皇上吗?”

 “我怎么对不起皇上?皇上当初交代我,不让我饿死一个百姓,我是不是做到了。”

 李进理直气壮,解释道:

 “你出去打听打听,在义乌县有没有饿死过一个百姓。”

 “黄老爷,你是大户人家,你每天吃着白米饭,吃着麦饼,你觉得麸糠是给畜生吃的,你清高,你不屑一顾。”

 “可是,我问你,你有没有认真了解过义乌县的灾区情况?”

 朱元璋被李进说的一时语塞,当时的朱元璋只知道义乌的灾情特别严重。

 但是具体严重到什么地步他却不知,只是知道需要六十万银子,才能渡过这次难关。

 当时他一心将这个锅甩给李进,却没有关注过义乌灾情后续的发展。

 “你没有,亲自到灾区的人是我!!”

 李进此刻仿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眉头微皱,声音也变得低沉:

 “到了那里一看,我心都凉了,别说朝廷下发的三十万两银子,就算再加两倍,也远远不够。”

 “当时的义乌一片汪洋,粮食全被冲走,良田全都冲毁,十万百姓嗷嗷待哺。”

 “不仅如此,除了义乌县的百姓,金华府其他县的百姓,听说义乌有朝廷赈灾,也全都往这里涌来。”

 朱元璋听到这,不禁脱口而出,说道:

 “银子不够,你可以想办法再凑,再说你如此富有,怎么不拿自己的钱赈济?”

 “为何非要将买粮食的钱,去换成麸糠?”

 “拿我的钱赈济灾民?那是自寻死路。”

 “黄老爷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危险了,难道你忘了沈万三吗?”

 李进当然不可能拿自己的银子赈济灾民,要不然沈万三就是下场。

 “你可知道,这一斤粮食的钱,换成麸糠,却是可以买三斤麸糠。”

 “也就是说,本来可以救一个百姓的钱,现在却能救三个百姓。”

 “要不然我哪来这么多银子,救济十数万百姓?到了那时,你来这里见到的就不是灾民了,而是白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