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进要杀,但是杀之前先取卵



上沪县,李进府邸之外。

 “伯温,你觉得李进此子如何?”

 朱元璋走出李进府邸之后,内心十分纠结。

 按照朱元璋原先的脾气,早就应该大发雷霆,将李进这种贪官抓起来,剥皮萱草。

 但是经过李进一番的辩解之后,朱元璋竟然觉得自己有些犹豫,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刘伯温听到朱元璋的问话后,瞬间就明白了朱元璋内心的纠结。

 在刘伯温看来,李进虽然贪财,但是如果真的如李进所说,贪财是为了百姓,那李进的确属于大才。

 而且上沪县在李进的治理下,也的确是百姓衣食无忧,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官员。

 对于贪官,刘伯温当然没有朱元璋那么大的戾气。

 朱元璋是从小深受贪官污吏的压榨,导致朱元璋父母全部上吊死在了自己面前。

 他的几个哥哥,因为官员的剥削,也大都饿死。

 这种杀父之仇,也是朱元璋痛恨元朝统治,痛恨贪官的原因。

 不过刘伯温本身就是士族出身,对于这种情况早就司空见惯,他也没有和贪官切齿的仇恨。

 相对的,他更看重这个官员的能力,正如李进所说,如果清官都是鲁明义那样,那这种清官才最该杀。

 不过既然朱元璋痛恨贪官,作为他的臣子,刘伯温自然要跟皇上保持一致。

 “皇上,臣以为李进此人很难琢磨,具体该如何,还需看他日后如何行事。”

 刘伯温这话相当于和稀泥,啥也没说,只能让朱元璋更加纠结。

 还是马皇后毕竟实诚,说道:

 “重八,就算要啥李进,那也得先从李进手里,把镜子制作的秘方给拿到手。”

 “如今大明国库空虚,内堂更是难以为继,我们还有皇子可是已经很久没有添新衣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只得叹息一声,说道:

 “让着狗官再多活几日,咱迟早要杀了他。”

 没办法,朱元璋也想杀了李进,奈何李进给的太多了。

 正如马皇后所说,这几年虽然大明建立,但是南征北伐不断,大明的国库早就空了。

 北元蒙古一日不灭,朱元璋就一日睡不安稳。

 不只是北元,还有西北的甘肃,西南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都有元朝势力残留。

 为了给大军出征,朱元璋把自己裤衩都给当了,内帑更是穷的揭不开锅。

 马皇后平时甚至还要自己织布,补贴内帑,实在是入不敷出。

 如今马皇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赚钱的生意,她可不愿意朱元璋就这样杀了李进。

 马皇后已经想到,等回到了应天,这批镜子必然能够大赚一笔。

 今年应该能过个好年了!

 刘伯温这个时候也插话道:

 “皇上,是时候返回应天了,只怕现在朝堂已经积累了很多政务需要您处理了。”

 朱元璋环顾四周,留恋的看了一眼周围高楼大厦的景象,叹息道:

 “这里才是盛世的样子啊!”

 “上沪虽好,但是应天才是根本。”

 刘伯温继续谏言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明日回京。

 .....

 大清早,朱元璋就乘坐马车往应天府而去。

 经过一夜的思索,朱元璋决定先留着李进,等到回到京城,将李进给调查清楚之后,再做打算。

 在将房钱给结算完毕之后,朱元璋看着手中的账单,灵光一闪,好似想到了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不断的催促着侍卫加快速度,看样子是归心似箭。

 把旁边的刘伯温看的直傻眼,还以为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没过几天,朱元璋终于是回到了应天。

 听说朱元璋返回应天,李善长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出迎朱元璋。

 这些天朱元璋在南方微服私访,朝中的大小政务全都交给了李善长处理。

 不过李善长在朱元璋身边呆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哪些事情是他能管的,哪些事情他是绝对不能碰的。

 作为大明的宰相,李善长的确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如今的他位极人臣,风光无限。

 但是只有李善长知道,在朱元璋手下当宰相,他只不过是朝中的摆设。

 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让李善长在宰相的位置上,战战兢兢,根本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

 所幸在朱元璋离开之后,大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故,要不然李善长早就向朱元璋求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