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狗县令朝九晚五,颠倒黑白,不辨是非



近几日朱元璋奔波劳累,夜晚也没有心思出门闲逛。

 因为明早还要早起看李进审案,朱元璋早早就睡了下来。

 可是这一晚朱元璋睡得却并不踏实,他只感觉外界十分的嘈杂,即便是夜晚,外界的声音也没有停息。

 而且心中想着今天下午的事,朱元璋翻来覆去到了凌晨才堪堪睡下。

 不过刚睡下没多久,朱元璋就醒了。

 多年上早朝的习惯,让他在天还未亮,就早早的醒来。

 看着外面仍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朱元璋直接就开始了洗漱穿衣。

 在他看来,过不了多久,李进也该开衙审案了。

 毕竟每天县里的事情那么多,他李进若想处理完,也得早起晚睡才行。

 很快,朱元璋就将一行人全都叫了起来。

 这次去看李进审案,朱元璋必须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

 如果李进真敢徇私枉法,他必然要严惩李进,这也算是给儿子们一个教训。

 几人很快就洗漱完毕,天蒙蒙亮,就出门前往县衙。

 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天色这么早,大街上已经开始叫卖声。

 不过这次叫卖的全是一些早点,包子一类的。

 看着街道两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朱元璋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这上沪县竟然白天夜晚都是这么繁忙,从不停歇。

 不过朱元璋着急看审案,自然没有心情在旁边吃早点,只是闷头赶路。

 没过一会,朱元璋终于是到了县衙门口。

 不过与街道上的热闹不同,这县衙门口竟然空无一人,甚至连县衙大门都没打开。

 朱元璋直接示意侍卫上前敲门,结果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应答。

 看样子县衙内,现在是真的没有一个人。

 朱元璋顿感不可思议,看着即将升起的太阳,朱元璋觉得这李进今天是不是忘记了时辰。

 随即,朱元璋扭头看到不远处有一处早点摊点,便转身朝摊点走去。

 “你好,请问咱们县令怎么还没上值?”

 “你是外地人吧?”

 老板是个面容和善的中年人,对朱元璋解释道:

 “咱们县令大人是巳时(9点)两刻才开始上班。”

 朱元璋震惊道:

 “巳时??那岂不是已经日上三竿了?”

 “若是有人办案怎么办?”

 老板和煦道:

 “不必担心,如果报案就去派出所,那里随时有人当值的。”

 “如果真发生什么事情,派出所会派衙役解决的。”

 派出所?那是什么东西?

 咱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机构?

 “老板,这个派出所又是什么东西?”

 老板不厌其烦的继续回答:

 “派出所就是县令大人为了解决邻里纠纷专门设置的?”

 “不论是片区还是向下,都是有派出所的。”

 “咱们上沪不是有很多学校吗?”

 “这些学校的优秀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去派出所任职。”

 朱元璋听明白了,这不就是他设置的乡老制度?

 只不过他是让乡里的士绅族老帮忙治理,李进是让派出所帮忙治理,而且更为彻底。

 不过朱元璋真正恼怒的是李进的消极怠政,所有的事情都给派出所干,那他干什么?

 “县令如此懒散,难道不怕政务废弛,引起民怨吗?”

 老板道:

 “那你就错了,咱县令说了,这些刁民全都是屁大点事。”

 “交给派出所调解,绰绰有余,只有伤人杀人的事,咱县令才会出面解决。”

 “要不然一些闲杂的事,都够县令忙得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想怎么发展上沪?”

 朱元璋一愣,觉得说的有些道理,可是又有哪些不对。

 正要继续询问,旁边却是来了客人,朱元璋也不好打扰老板做生意。

 也直接坐了下来,让老板给自己上点包子稀饭吃。

 就这样朱元璋等到了九点半,衙门的大门才缓缓打开。

 “威~武~”

 前来听审的百姓们,纷纷挤在县衙门口,想看看李进如何审案。

 一身县令官袍的李进,高坐在大堂之上,一拍惊堂木,喝到:

 “带犯人上来。”

 很快,衙役们就压着一名老头和昨天那位男子上堂。

 朱元璋看到,二人手上都带着一副银白色的镯子,看看上去极为怪异。

 不过百姓都是习以为常,看样子这是上沪县本地的刑具了。

 “堂下何人?”

 “大人,是我啊!我在天上人间还和您一起吃过饭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