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朝堂争权



    对于把杨妃骗走,这一点崔俊还是有把握能办成的。只要有可靠之人给杨妃传话,让她配合就好。

    但是这样一来,崔俊有可能将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以后若是自己要逃,怕是这海上之路便行不通了。

    虽路上自己也有办法,但是相比之下,却是没有海路来得方便与安全。路上一旦被堵在关卡,便只有杀出重围一条路。

    而从海路出逃,茫茫大海你上哪里去找?

    崔俊对于李恪的要求,暂时先放了下来。至少目前来,还不到李恪离开的时间。李承乾与李泰两人今年只会一心一意做准备,绝对不会造反。

    有这一年的时间,李恪也可以安心建设澳洲之地,多运一些人口过去,免得到时候被澳洲土着打成狗。

    四月时,李世民御两仪殿,皇太子李承乾陪侍在侧。

    李世民谓群臣曰:\"太子性行,外人亦闻之乎?\"

    司徒长孙无忌答曰:\"太子虽不与外臣结交,但下无不钦仰圣德。\"

    李世民眉头一挑道:\"吾如治年时,颇不能御常度。治自幼宽厚,谚曰:'生子如狼,犹恐如羊。'冀其稍壮,自不同耳。\"

    长孙无忌对曰:\"陛下神武,乃拨乱之才,太子仁恕,实守文之德;趣尚虽异,各当其分,此乃皇所以祚大唐而福苍生者也。”

    这一番话简直就是在瞎几把乱讲,一个有脸问,另一个也有脸去拍马瞎吹。没见到大殿之上那么多文武大臣都不话吗?

    难道这些大臣全是傻子,就你长孙无忌一个人聪明吗?崔俊反正是闭着眼睛听这话的,长孙无忌的谄媚样子让他恶心欲吐。

    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这番话表示很满意,转而便道:“魏叔瑜、魏叔琬两人在南诏久矣,且换两人去吧。”

    崔俊心中咯噔一下,想要出列阻止,但是长孙无忌却是抢先道:“臣以为然,臣保举长孙浚、长孙淹两子前去南诏接替,以作锻炼。”

    “狗东西!”崔俊心中火大,这长孙无忌是要明着摘桃子了。这种事情若是让长孙无忌得逞了,必定对于自己的计划产生极大的影响。

    于是,崔俊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不妥。其子长孙涣在南诏负责农耕,再派两子前去,怕是会互相勾连行那欺上瞒下之事。难道陛下要将南诏之地封给长孙家不成?”

    “竖子休得信口雌黄!”长孙无忌怒视崔俊。

    “老匹夫好厚的脸皮,敢图谋我大唐江山!”崔俊对长孙无忌绝不会客气,你敢一句,那我便怼一句。

    “陛下明鉴,崔俊诽谤与我长孙一门,请陛下治崔俊诬陷之罪。”长孙无忌转向李世民诉求。

    “陛下明鉴,臣保举程处寸与刘仁景前去接替南诏之事,刘景仁刚正不阿,可做监察,程处寸善于领军可做工臣。”崔俊没搭理长孙无忌,反倒是推荐了另外两人。

    “对对对,无忌保举他两个儿子,我保举我家一个儿子就行!”站在朝班之内的程咬金立即高喊着往外来。

    “臣,赞同崔俊之选,刘景仁与程处寸并非出于同宗,可公正处事。”卢宽出列表示支持崔俊。

    其后,黄门侍郎刘洎、中书令杨师道也相继出列支持崔俊所言。这一下,长孙无忌这边的人也不好再有动作。

    长孙无忌虽是转头对着自己这边的人连连使眼色,但是没人敢出列为长孙无忌的两个儿子争取一下。

    此时大殿上的形势很明显,崔俊这边已经完全占了上风。除非此时房玄龄这一派能站出来为长孙无忌话,否则,完全没有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