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设计高昌



    没过几日,崔俊就被李世民召见,言高昌王文泰多次阻止西域诸国向大唐进贡。加之先前伊吾先臣服西突厥,不久又归附唐朝,这文泰便联合西突厥一同讨伐伊吾。

    李世民得知之后立刻寄书责备他,又征召其大臣阿史那矩,想与他议事,文泰不让他出来,而派他的长史雍前来谢罪。

    在颉利可汗灭亡后,在突厥的中原人多投奔高昌,太宗诏令文泰放他们回到唐朝,文泰将他们隐匿大放。又与西突厥一同进攻焉耆,焉耆上告唐朝。太宗派虞部郎中李道裕前往询问情状,

    文泰却对李道裕:\"鹰飞翔在空,鸡伏窝于草蒿,猫戏游于厅堂,鼠嚼食于洞穴,各得其所,难道不能让其自我发展吗?”

    文泰完这番挑衅的话,又派使者前去找薛延陀:“你既然身为可汗,就应与大唐子平起平坐,为什么要拜他的使者呢?大唐一向待人无礼,又离间周围邻国作恶,不除掉唐国这个毒瘤,怎么能劝善止恶!\"

    只是,大唐灭了吐蕃全境的消息很快便传播开来,这才让文泰有所收敛。

    李世民看着崔俊揶揄道:“你多次要用商业手段让周边臣服,还给了文泰最先发展商业的机会。但是你看看,这文泰得了好处,却是第一个跳出来要与我大唐平起平坐的。看来,只有我大唐的铁骑才能让这帮子蛮人臣服的唯一手段啊。”

    这一番话得崔俊哑口无言。高昌王文泰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自认为赚到了足够的金钱,感觉国力充实了才敢跳出来对大唐不敬。

    但是,商业手段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其能力的,这么短的时间就想用商业手段击垮一个国家,着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眼见崔俊不话,李世民又道:“若是文泰在敢胡作非为,就由你领军去灭了他吧。”

    崔俊只得接旨,但是心里却是在盘算着要怎么样才能给文泰一点颜色瞧瞧,让他老实一点。崔俊现在已经将对付高句丽的棋子下了出去,没有闲暇再去分心设计高昌王文泰。

    其实,政治这玩意与做生意也差不多,自己有实力的时候便独自完成,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那就合纵连横。

    借力打力,这是崔俊目前能想到的方法。你不是钱多了就上赶着跳脚冒头出风头吗?那我就把配额**祭出来,再为高昌国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好了。

    崔俊知道自己目前的短板其实就是外界伙伴太少,若是全部靠着大唐一家自力更生,虽也能够发展壮大,但是速度太慢。

    找一些听话的人作为自己对外的白手套,才是当务之急。

    纵观周边,东突厥现在虽是听话,但是体量太大,根本不是崔俊能掌握的。

    高句丽体量不错,但是骨子里就是个白眼狼,这一块土地只能作为大唐的辖区才能太平。新罗与百济那是用来搞倭国的,暂时不动也不接触。

    南诏一地,占了他们一大片领土,合作根本合不到骨子里,而且他们一旦有了实力,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复国,合作便是个笑话。

    吐蕃现在没了,吐谷浑等国已经按照崔俊的设计开始纷纷前往吐蕃西南之地重新发展,短时间也用不了。

    剩下的便只有西域诸国,而其中最好的合作对象就是薛延陀。主意打定,崔俊立刻派人前去给薛延陀传信,只一句话:“派人来长安谈生意。”

    崔俊的信,很快便传到薛延陀手郑薛延陀一见落款署名是大唐崔俊,立刻重视起来。

    现在的崔俊可是威名赫赫,打南诏、灭吐蕃,据还是神仙的学徒会呼风唤雨,还会凭空召雷还能让手下的军卒百战无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