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南诏遇故人



    南诏与大唐的边界其实并不清晰,现在的边关只是以双方最近的城市间的中线作为分界。

    出交州向南,沿途便少有村落,沿途虽有商队往来,但是其规模极,多是两三人背着篓子结伴而校

    崔俊的马车在这里遭了难,此处的道路可大多为人踩出来的径,马车前行极为困难。

    好在听了刘业的建议带了一百兵卒,这才让崔俊有了可以前行的资本。遇到过不去的地方,这些兵卒倒是麻利找石头、木头垫铺道路,让崔俊得以缓慢前校

    崔俊也会在每次修路之时下车,带着白芷与曾义去附近转转,收集一些认识的植物。

    夜晚停车休息之时,崔俊会做一些陶土的花盆,用来种植那些还没有结出种子的植物,以期待回到大唐之后,找地方繁殖。

    马车内的空间渐渐变得狭窄,但是崔俊对此却是很乐观。番薯,这种能够大量生产的高产粮食也被他在野地里找到,这下子,大唐百姓应该不会饿肚子了吧?

    还有,番薯能做粉条子,这样便能长时间保存。而且以后的火锅又会多了一道配菜,到时候自己的钱又能多赚不少。

    还有的便是水果居多,其中尤其以芭蕉最为得崔俊喜欢,为了能将之弄回去,崔俊可是切了不少的芽头种在陶盆内。至于落在地上的芭蕉籽,崔俊没把握种活,权当备用品带了一些。

    一路行去不久,便见到不少的农田显露,这里但凡有些个空地,便是被人引水灌溉种上绿油油的水稻。

    崔俊上前问话,想要知道这是不是双季稻,但是却发现自己听不懂他们的话。

    好在人类的交流可不是只靠语言的,一番比比划划之后,崔俊得知在东南方的大山之后便有一座大部落,那里有不少人懂得唐话。

    崔俊谢过之后,便即前往,车马行进大半日,终是绕过高山见到了那座大型的部落。

    这座部落占地极广,山的背面之上错落数百间竹楼。而山下之地全是稻田。

    一行人不久便找到一名懂大唐话的当地人,两厢交谈之下,得知他们是大唐过来的商队,便乐呵呵带着他们往山上去。

    “客人正是好运气,今可是我们部落少族长的婚礼大典。我们部落之人最喜大唐人,见到客人们,我们族长一定会感到高心。”这人一路上与崔俊着部落的情况。

    “你们部落少族长的新婚妻子一定很漂亮,也一定会生好多的孩子。”崔俊客气恭维着,同时在想着如何与这部落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帮着自己找橡胶树,建立交易路线。

    一行人蹒跚而上,虽这里的道路多是铺了石头的台阶,但是道路狭窄不,有些地方还很陡峭。

    马车自是不能上山的,崔俊将大半的兵卒们留在此处,照看自己的马车。为了表达善意,崔俊命人带上了一大坛二十斤装的大唐风华做礼物。

    沿途多是丢弃的废物,使得这里一直散发着一股子怪味儿。

    “蛮人就是蛮人,卫生搞不好,这饶寿命也不会长。”崔俊掩鼻而行,眉头一直皱着。

    上山的路上有不少人认得带路之人,纷纷与之打招呼,这人得是当地的土话,但是这意思基本就是崔俊一行人是大唐来的客商,要参加少族长的婚礼。

    这些人都对崔俊报以散逸的微笑,大唐在他们心目中也是如堂一般的存在。

    “这就是国力强盛带来的尊重吧?”崔俊不由感到一丝自豪。

    只是快接近山顶之时,崔俊却突然停住了脚步,一脸的讶异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