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西门



    一大早,苏寒就从土制的炕上起身。还真有点不习惯,没想到宋朝的百姓生活这么艰苦。

    看来经济发达也不能根治了贫穷,这村里基本上都是茅草屋,用泥巴围一圈当院墙,并没有想象中的平房。

    “大娘,您知道到附近的县城走哪条路吗?”

    “吱,”院门推开。

    “这么快就走啊!苏寒,要不吃了饭我们一块上路,正好我也要去给县城的西门大善人送柴火,我们一起去路上也有个伴。”

    没等大娘忙完,院内走进一个面容清秀的汉子放下肩上柴火朝苏寒喊到。

    摘完青菜的大娘也放下手中的箩筐热情的招呼苏寒吃了饭在走。

    “西门大善人,是一个叫西门庆的人吗,刘贵大哥。”

    听到进院的汉子嘴里的西门大善人,苏寒心中就打消了一个人上路的想法。毕竟人生地不熟,还是打听一下心里有个底,也不知道这个西门大善人是不是那个清河县的西门庆。

    “苏寒兄弟也知道西门大善人吗?好像不是与你说的是同一个人啊!”

    哦,没事。只是传言西门大善人乐善好施,在下出门四处游历,也心底仰慕,希望有机会拜访一下。听到不是西门庆,苏寒随便扯开话题。

    “那很简单啊,西门大善人人很好的,哪怕没钱也会免费给人看病抓药,现在虽然不经常开堂坐诊,但是苏兄弟这样有知识的西门大善人还是很乐意结交的。”

    “刘贵大哥是说那西门大善人是开药铺的?”苏寒一脸惊讶之色。

    “那当然,这方圆百里谁家不知道西门大善人医术高明,无论大病小病都是药到病除。”

    好了,不要聊这些没用的了!快去劈今天的柴火烧饭,别耽搁了上路的时间,一旁的大娘朝刘贵说道。

    看刘贵悻悻的跑到后院柴房,苏寒也不好意思再跟上去继续问,在院子里转了起来。

    吃过饭,刘贵背着一大捆的柴火和苏寒一起朝县城走去。村中百姓除了种田也会给城里的富贵人家砍些木柴赚点外快,生活也不容易。

    一路上苏寒成功的从刘贵口中得到了一些想要的消息。

    此地确实是清河县,在后世留下了经久不衰的故事。身为历史系的高材身,苏寒也知道那些都是杜撰的,压根没有那回事。

    不过任务既然有梁山聚义,肯定少不了武松,那些不存在的人和事自然也会变成真实的。

    至于刘贵口中的西门大善人,开了个药铺,应该是西门庆的父亲西门达,史有芸:西门达人,经营药铺,收入尚可,其妻早逝,独子名庆。(当然这是作者编的史)

    进了城门,为了报达借宿之恩,苏寒硬塞给了刘贵一锭银子后就一个人走开了!

    自选任务的时间有很大的自主性,没有历史空间强制的时间限制,苏寒也不急着去梁山。

    也并非急着要见那西门达,人在那还能跑了不成。好不容易来到宋朝,苏寒当然要好好享受一番,体验一下这个历史长河最繁华的时代。

    有机会还要去那汴京城看一看,是不是真如《清明上河图》上所描述的那么美好。

    这阳谷县虽然小了点,各种店面还是挺全的啊!应有尽有,不该有的它也有了。

    “这位小哥,进来坐坐吧!”

    几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拉蹭着苏寒的胳膊,盛情难却之下苏寒只得被迫进了这家叫做“万花楼”的店面。

    “你们这都有什么服务啊!”苏寒一副大爷模样坐在红木制成,上面铺着花布的圆桌前,对身旁的小姑娘说道。

    这么小的姑娘,苏寒当然是下不去手的,不然与禽兽何异。没等下人介绍,就点了满满一桌酒菜,外加一壶女儿红。

    “西门公子来了!”楼下传来一阵欢叫声。

    苏寒探出头朝下看去,一身长袍,眉清目秀,身材透露出一股坚实之感的翩翩少年迈上楼梯,旁边还有几个相同打扮的公子哥。

    这难道就是西门庆,看来可以认识一下啊!苏寒把手中的女儿红一饮而尽,心中悠悠的想到。

    对于西门庆的评价历史上自然是褒贬不一,现在能近距离接触一下,搞好了关系,对日后的谋划也是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