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八章 空间挤压生存艰



    十二月二十八日,对于联邦人而言,最近这几天真的是度日如年。

    全球的战事愈发激烈,就在这天清晨,冒着沥沥小雨,昆明保卫战打响。

    战斗由怪物一方先行发动人海冲锋,在前线,视线所及,大大小小的怪物宛如军蚁迁徙,铺天盖地而来,穿过丛林和旷野,直向城市区而来。

    大约十分钟后,天空出现上千架鹞式飞行器。

    它们都是从低空轨道投放的,投放时间比怪物发动全面突进的时间都要早。

    这些飞行器宛如战略轰炸机进行水平轰炸般,向下方投放了大量微型氢弹。

    宛如在进行热气球比赛,地上升起一团团光球,这些光球将浪潮般的怪群撕裂成碎片,再不复之前的声势。

    总计投放的微型氢弹超过了一万颗,广大的地域等于是被热核毁灭之力洗了一遍,造成的视听效果,宛如这片大地被煮沸。

    这场作战联邦自然是看在了眼里的,他们承认,外域城邦在核武应用上,的确进入了常规化层面,这意味着更高的可控性。

    实际上这就是可控核聚变微型化的一种变种应用。所有的战甲,都是搭载同类技术的能源设备的,否则两千万机械光是更换高能电池都是件大工程。

    毁灭的风暴刚刚跌落峰值,战甲就纷纷低空飞降,进入战场。

    这是徐长卿特意派遣的支援部队,总计一万台战甲空投进场。

    而联邦的机甲服战队,是又过了二十分钟后,才冲进了战场,并且打的十分保守。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异生物的战兵没那么容易死,徐长卿敢让战甲往怪堆里跳,主要还是趁病要命,时间稍拖一会儿,局势就又变得不同了。

    就像联邦大兵们进场,看到的就是超级盛宴画面,那些浑身伤口、还冒着烟的怪物,大口撕吃着被炸的半熟的同类的尸体,身上的伤势迅速修复着……

    这就是异生物战力难打的一个点,以团队的角度看,除了打歼灭战,其他任何一种都很难对其造成致命伤害。

    并且异生物在不断的总结经验,调整其战兵的特质。

    像机甲服部署较多的地区,怪物结构就同样十分擅长运动战,战术方面也是小队行动,不会凑堆。

    如此一来,机甲服小队就很难像最初那样深入渗透,然后指引天基武器或其他超远程武器对重兵集结的怪物发起打击。

    联邦大总统一系虽然尽力强化了机甲服的紧急生产,可面对全球入侵的局面,产量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并且装备发放之后也不是立刻就能成军。机甲服战士也算是一种技术兵种,想要较好的发挥装备性能,需要参加总训练课时不低于100小时的集训。也就是为期两周的训练,逼的紧点能缩减成一周,但那就是填鸭了,效果不是很好。毕竟人每天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

    种种客观因素,导致直到现在,联邦也只是勉强建立了三十个集训基地。相比需求缺口差的太多,兵力一直捉襟见肘,战术上也就大气不起来。

    联邦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以机甲服为战斗主力的战役,就是在平安夜发起的华盛顿保卫反击战。

    保卫是成功了,反击效果一般般,部队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差了些,不似外域城邦的战甲部队,一嗓子能喊到底,并且有脑算机即时处理大量信息并发布百夫长级的的行动指令。

    当然,战甲部队这边的作战能力,也是有高低差异的。

    最强的是地球教徒一系的部队,执行命令不打折扣,果断勇敢。

    最差的是火线上岗出身的指挥官。他们并不是怂,而是经常性的质疑指令。这很正常,但这确实是一个症结。

    东南局的各条战线,都发生过这种事:被称作自由军官的火线上岗的指挥官,没有忠实的执行命令,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干了,最终结果看起来很不赖。

    于是就觉得脑算机毕竟是机器,思路僵化,很多时候比不上能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人类。

    这其实就是以偏概全了。徐长卿从来没有否认过人类智慧的优越性。否则他也不会搞出独特的脑算机系统,而不是在光子、量子这个方向上攀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