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寻找遗址-第2/3页



    我们都各自背上背包,向着遗址进发,还真是望山跑死马,看着没离多远,顶着烈日走了一个小时才到。看这遗址的规模确实很大,断壁残垣高低错落,这里是北丝绸之路的途径处,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也是一片繁荣景象,可惜现在都被黑沙石掩埋。老诸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看着面前的遗址说道:“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原来还住过这么多人呢?”

    雪儿回答说:“这地方只是现在是这样,以前说不定也是一片绿洲,就像当年的黑水城一样。同样是古城遗址,黑水城已经被开发成景区,被人们书写和铭记。而这里说不定曾经和黑水城一样繁荣,却只能继续饱受风沙的侵蚀,最后被人遗忘。”

    老诸打趣道:“姑娘家看东西的视角就是不一样啊,听的我是云里雾里。”

    “行了,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大家分散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林决打断了老诸的话。

    其实无非就是找和西夏有关的东西,当年为了推广西夏文,除了用西夏文编写汉字古籍以外,凿石刻字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贺兰山被发现的西夏皇陵就是从石碑文上发现西夏文字开始的,看来西夏皇陵的墓葬就有刻石碑文的习俗,所以嵬王的陵墓也不例外。经过了这么多年风沙,建筑大多都被埋在了沙石下,能留存下来的只有石碑,所以我和老诸直接略过土堆和矮墙,就挑石头找。

    正找着,老诸突然问我:“你用师爷教你的风水那一套看看这儿有没有什么名堂。”

    “这是古城遗址,活人住的地方。你家建房子按建坟墓的标准来找位置啊?那能一个样吗?”我没好气的说。

    老诸也不耐烦了:“那咱们在这跟无头苍蝇一样乱找能顶什么用。要找你们找,我不干了,歇一会先。”说着他爬上一个小土丘,把背包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了上去。

    “虽然我也不赞成这种做法,但是这是唯一能找到嵬王古城遗址的方法,黑戈壁里的大型古城遗址就那么几个,总会找到的。西夏离现在不过千年,遗址的风化程度应该还不至于堙灭掉所有痕迹。只有先找到嵬王古城再利用风水格局找到嵬王陵墓。”说着我也把背包扔在地方坐了上去。

    “那你现在不能利用风水格局给它定位一下子么?反正也都是在这块黑戈壁里面。”老诸拿出水壶喝了一口水说道。

    我锤了捶腿,说道:“哪有那么容易,先找到嵬王古城遗址是因为青乌序记载嵬王陵墓就在古城附近,风水格局根据古城地标,南北朝向来决定陵墓位置。随便找一个地方来堪定千里之外的陵墓,这不做梦呢嘛。要按现在这座遗址的位置来看,最适合埋人的地方就在你屁股下面。”

    老诸听了一下腾空而起,翻着跟斗从土丘上滚了下去,嘴里还骂着:“你他娘的不早说,害我一屁股坐人家祖坟上了。”说完就起身朝坐的地方拜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前人莫怪前人莫怪。”拜完了他又重新爬上土丘去拿背包,我这正偷着乐呢,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叫我过去看看。

    我凑过去一看,他刚才滚下去的途中漏出了一小块平整的石头切面,一看就不是天然形成的。我们对视一眼,二话不说从背包里拿出折叠铲开始挖起来,往里面铲了将近二十公分就挖出了石头的厚度,看起来像石碑的顶部,又横向挖了将近两米的距离才挖到石碑的角,接下来我们要把土丘都挖开让石碑露出全貌。

    我们用对讲机呼叫了其他人过来帮忙,没一会一块高度近三米的石碑全貌就被清理了出来。石碑位于土丘的半坡上,是一块密密麻麻的刻满了汉字的墓碑,墓碑被砌在后面的砖墙上,夯土严丝合缝的将墓碑和砖墙黏合在一起,碑顶简易的雕刻了一些花纹图案。墓碑上面的字迹还很清楚,简略的记录了墓主人的生平。北宋末年墓主人为了躲避中原战乱来到这里经商,经过不断的在各处奔走交易,生意逐渐壮大,然后在此处定居了下来,然后娶妻生子,开枝散叶。看样子当年也是富甲一方的大家族,立碑人有将近十来个,墓主人应该就是这个家族的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