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雨夜惊变-第2/3页



说着便要往内殿走,皇上拦住太后,“母后可要做好准备,皇妹的情况不太可观。”

太后心中更是泣泪。

这孩子打小就娇弱,她膝下儿子一女,长子溺死于御花池中,次子就是当今圣上。

但自古以来,先君王臣下,再母子亲情,她与皇帝也不能像民间母子一样让她享受为母的感觉。

只有宋琼,她的幺女,当朝的敬和长公主。

她将琼儿,打小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她受半点苦,想要什么她都想办法给琼儿找来。

她的琼儿,是皇室公主,金枝玉叶,哪怕联姻,别的公主都是送去塞外,送去蕃国,只有她的女儿嫁的最好,送去了与大盛不相上下的庆国。

这些日子庆国老皇帝驾崩,朝廷因为是否要出兵瀚海吵得不可开交,她一边想着这是一个收复瀚海的好时机,一边又怕琼儿受战乱之苦,被庆国当作要挟受辱。

再加上言官总是上谏,说她垂帘幕后,把握朝政,不肯给皇上放权。

所以一直也并未出声,只等静观其变。

没成想皇令还未下来,琼儿竟然从那么远的庆国跑回了京城,这一路得受多少苦啊!

皇上扶着太后进入内殿,当太后看见床上那奄奄一息的人,不由惊呼出声,“我的孩子啊!”

太后坐到床边拉住宋琼冰冷的手搓揉着,明明身体和脑袋热得烫人,指尖却是冰冰凉凉得吓人。

宫女在一旁跪着给宋琼擦脸,太后结果毛巾亲自给宋琼擦着额头。

“我的孩子啊,怎么瘦成这样,都没有人样了,只能看见皮包骨头了。”说着抹了抹自己的眼泪。

悲切地说,“你以前可是最爱美了,像宫里的蝴蝶一样,怎么现在受了这般的苦楚,庆国那么远,怎么跑回来的啊!”

“这么多伤,隔在你身上,就如同在母后身上割肉啊!”

太后哭得几乎岔气,皇上命宫女拿过太后手中的毛巾,将太后扶到床边的长椅上。

“母后莫要忧思过甚,身体最重要啊!皇妹若是醒来,您却病倒了,这该如何是好。”

宫女端着煎好的汤药,端到床边扶起宋琼一口一口地喂着,却一口都喂不下去。

太后看了更悲切了,问丁太医话,“长公主喝不下药,可有法子?”

丁太医回话,“回禀太后娘娘,古有针法,针针入穴位,可正人气血,续人姓命,臣斗胆请允许向长公主行古法针灸之术。”

太后哀叹,“那便有劳太医了,可以一试。”

“是。”丁太医站起来,跪久了踉跄一下,不敢怠慢,从自己的药箱中取出针袋展开,一排排银针在烛光下发亮反光,叫人心惊。

太后不忍再看下去,唤皇上。

“皇帝。”

“母后。”皇上应声。

“哀家与你有话说。”太后扶着皇上站起来。

二人出了内殿。

遣散了众人。

太后坐在长椅上,皇上站在她面前。

“今夜外面那些要闯宫的人可是来追杀琼儿的?”太后冷声问。

皇上点头,“朕已经派人去查了,母后不必担心。”

太后冷哼一声,“如何能不忧心?琼儿现在躺在内殿,生死未卜,你叫哀家如何能不忧心!”

太后重重拍了几下扶手,皇上连忙劝说,“母后当心身体啊。”

太后咬着牙指着皇上,“这些日子,瀚海一事,我为避嫌,可有参手过朝廷?”

“并无。”皇上有些局促,正因为太后没有表态,他才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抉择。

“你可是皇上!要开战还是要和平,一声令下,谁人敢不从!这么些日子都没有处理好,才让有心人利用了琼儿!”太后的手用力地颤抖。

皇上有些局促,“母后息怒,皇妹也不一定是被人利用,说不定是自己觉得局势不对跑了出来。”

太后一瞬间火冒心头,将桌上的杯子怒摔在地上。

“这多么明显的局势,皇帝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假设!”

皇上垂首不敢说话。

“我问你,当今瀚海一事,分为几派?”太后直问。

“首辅一派主张互市,议政大臣主张开战。”皇上规规矩矩地回答,如同被老师考学的学生。

“那你倾向何派?”太后又问。

皇上不禁冷汗涔涔,“朕觉得,互市可利用贸易,开战可收复瀚海。”

“皇帝,我是问你如何抉择,而不是利弊之分。”

皇上拭汗,“请母后直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