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看灰机-第2/3页





    发现薛安克的时候,没有书信也没有银两,只有薛安克脖子上戴着的那块玉锁。唯一能证明他身世的,就是那块玉锁上刻着的“薛”字。但天下之大,姓薛的人到处都是,又能去哪里寻呢?因此,那日会能说他本是无根之人。

    薛安克却对这块玉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在前世就姓薛,难道冥冥之中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甚至他莫名其妙来到这个世界,也可能跟这块玉锁有着关联。每次他翻看这块玉锁时,心中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让他为之而感伤。也许是身体原来的主人怀念家人,但那种情愫感同身受,有时甚至让他莫名的难过。在梦里总有一个女人在哭泣,就像那次深深的入定时所听到的声音。

    正在思量间,门被敲响。薛安克朝着门口看了一眼,见有位师兄推门而入。那师兄看到薛安克在洗澡,便道:“秀明,会能师父叫我来唤你过去,你赶紧收拾利索到大殿里来。”

    薛安克应了一声是,便开始收拾起来。

    ………………

    当夜,同知府上热闹非凡。

    太监蓝继宗前来喧旨,除了让会能和尚去汴京献宝,还有一件事就是视察定州战况。蓝继宗本来是要住进驿馆的,但吴吟哪能让皇帝的近身太监住在那个破破烂烂的驿馆里。于是急忙召集府中的下人,将同知府后院收拾利索,自己则与几位妻妾住进了前院里。

    吴吟在府内设了酒席,并将定州大小官吏全部召集到家中,为太监蓝继宗接风洗尘。

    “公公此来定州,一定要多住几天,让下官略尽地主之谊。只可惜这定州穷乡僻壤也没什么高档住所,只好委屈公公下榻在寒舍了。”吴吟在蓝继宗面前自称下官,他其实不应该这么称呼的,但因为蓝继宗在宫里的地位摆在那里,别的官员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蓝继宗知道,这大宋朝乃是文官的天下,文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见吴吟非常尊敬他。

    蓝继宗呵呵一笑,端起一杯酒道:“咱家先谢过吴大人,只是官家着急要看到舍利子,怕是咱家在定州也待不了几天,倒是给吴大人添乱了。来,满饮此杯!”

    吴吟赶紧端起酒杯道:“公公哪里的话,下官先干为敬了。”说着仰头就将一杯酒倒进口中,样子极为豪迈,那蓝继宗也将酒杯放在唇边,一饮而尽。

    吴吟见状赶紧提过酒壶又为蓝继宗倒了一杯,笑嘻嘻道:“公公此次来定州,除了召会能入京可还有他事?”听到吴吟的问话,四下里的官员赶紧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生怕错过什么。

    蓝继宗也不看他们,一只手拿起筷子,另一只手扶着袖子,朝面前盘子里夹了一块肉放到了口中。也不答他的话,兀自道:“想不到这定州城里的菜肴倒是美味,就是那京中的樊楼也不过如此。”转而看着吴吟又道:“只不过,咱家听说这定州城刚遭了兵灾,吴大人倒是会享受的紧。”

    听到蓝继宗的话,吴吟面色一变,四下里也是静作一片,众人大气都不敢再喘了。吴吟急忙起身朝蓝继宗行了一个大礼道:“公公实不相瞒,下官如今也是如坐针毡,每日里四处安抚百姓,只有今天托了公公的福才能按时吃上一顿饭。”

    一旁赶紧有官员上前道:“还请公公体谅,吴大人所言不虚啊,我等都可以为吴大人作证。”

    “是啊,是啊……”四下里有人应和。

    吴吟又道:“这定州城原本就只有两千厢兵,之前的兵马前些日子都去易州支援了,奈何鞑子来势凶猛,我等官吏即便都上阵杀敌也是于事无补啊。”说着挂上了一脸哀愁道:“可惜杜治达大人身死战场,连他儿子也差点送了命。”

    蓝继宗又道:“那我听说战前就有人通风报信,说是鞑子要来进攻,为何你等不提前求援?”

    等得就是这句话,吴吟心头一喜,赶紧答道:“启禀公公,得知鞑子要来进攻,我们做了充足的安排,监军太监张崇贵亲自去真定府求援,只是不知道为何援军迟迟不来。幸亏杜知州家的小姐与开元寺的和尚在城外见到战事艰难,星夜前往易州求援,才在城破之际保住了定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