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2/2页





    姐姐和妹妹却是家里的宠儿,尤其是妹妹。这也难怪,妹妹生得眉目清秀,爱整洁,爱干净,上了学成绩又好,又是老幺儿,家里人当然更是对她青眼有加,百般呵呼,好吃好穿的总是尽着她。那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中饭时桌上有盘盐韭菜、盐咸菜就不错了,家里连盐都买不起,平时炒菜都是搁咸菜汤儿,哪里有油?那样的生活一直到改革开放了才结束,农村里都施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唿隆一下就散了,家里有了地,父亲原本是医生,在村里开了门诊给人治病,家里日月才好过些,在后来到了八六年吧,也就是咱们刚刚读初中,家里开起了纺纱厂,说是纺纱厂,其实算不上是厂子,父亲和天津棉纺厂的厂长是高中的老同学,人家知道了他家的难处,就动员父亲开了这个厂子,从天津拉来原料,给人家把棉线合股,弄好了再送给天津棉纺厂,一年下来也倒能赚几万。

    高庆昌老实巴交一本正经平心静气地叙述他小时候的事,让人听了乐不可支,过后又莫名伤感。杨辉说想不到高庆昌小时候是这样过来的,真是可怜,真是不容易。她的父母都是政府职员,母亲还是个科长,农村家庭自然不能和她家里的光景相提并论。她又是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一点苦都没吃过。杜怀诚想自己也是农村人,虽然不是一个地区,但和高庆昌小时候也差不多。一个人性格的养成跟他的童年生活是有直接关联的,类似的环境让他们有着多么相似的人生经历啊,相似的人生经历造就了相似的性格,忧郁、易于感伤,自尊心尤其易受伤害。他想,以后要多多关心自己这个兄弟。



    本章完